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 1,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 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 3,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现象
  • 4,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5,经济地理学究竟属于哪种性质的学科
  • 6,经济地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 7,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 8,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
  • 9,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 10,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吗
1,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学习经济活动区位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本身也是一个概念,然后结合经济与地理区位来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资源等)、交通、整个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还会介绍经典的经济学和地理学上的著名区位论,比如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也会讲一下关于多部门企业和跨国公司区位 。接着就是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分析区域的结构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包括产业集群和经济地域综合体等,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这些,主要就是围绕经济与区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点学习的内容,【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现象分析各个地区的个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优势,资源分布等 然后分析贸易走向将个地区联系起来 。即分析贸易将地球变成地球村的历程和发展趋势 。在战争上有个战略地理学,可以参考 。就是地理对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已 。现在国内比较好的经济地理学教材是什么?文_史_楼 3位粉丝 1楼 顶 2006-...相比之下,国内的经济地理教科书都是手纸 。地理区位、产业、交通、城市就是地理区位啊 。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4,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关注重点认识与模拟、规划与调控学科性质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3种观点: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3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3方面的因素所制约 。多数学者同意第3种观点 。学科特性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地域性 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 。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性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3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5,经济地理学究竟属于哪种性质的学科理科 。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地理学还包括其他像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计量地理等 。大学学习地理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会学到 。你好!经济地理学属于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但偏重于地理方面 。被归结到地理的一个分支学科 。而地理在大学是理科专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理科属于研究区域性经济的学科 。以及地理区域的差别导致的经济差异 。说白了就是将地理和经济学联系起来 。是比较宏观的 。经济地理学属于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但偏重于地理方面 。被归结到地理的一个分支学科 。而地理在大学是理科专业 。6,经济地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章 绪论】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是什么?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地理学侧重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或区位)(2)经济地理学侧重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3)经济地理学侧重对人地关系的研究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2)产业部门与重大建设项目的区位研究 。(6)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3)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 。(7)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4)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8)公司(企业)区位决策与空间扩张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关系?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以及人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两大类,前者由气候、岩石、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所组成,后者由人口、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基础、民族、宗教等所组成 。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通常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技术地理学三大类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而且是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 。因为在地理学研究过程中,技术地理学提供研究的手段,自然地理学提供研究的基础,人文地理学才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目的 。在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各种人类活动中,经济活动又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口、城市、政治、民族、宗教等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什么是区位?什么是区位理论?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据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据场所的理论 。区位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如何选择其活动场所,二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如何使各种人类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 。二、什么是区位条件?什么是区位因子?两者有何区别?区位条件是区位(某一场所)所持有的属性与资质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别:区位条件指的是在不同的场所生产条件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区位因子指的是对于生产者而言,在区位条件的影响下表现出的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如一个区域劳动力丰富廉价,这是这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如一个企业布局在该区域,企业在劳动力费用上的节约则是影响该企业的区位因子 。三、影响人类经济活动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要素投入 。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等方面因子的影响 。2、市场条件 。包括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等方面的影响 。3、区域环境 。包括产业环境、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进入性的影响 。4、交通运输条件 。包括运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一是作为劳动对象,如农业用地 。二是作业经济活动的场所与空间,如工业、交通与城市建设用地 。前者土地的自然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非常突出,后者土地的区位影响非常突出 。2、由于地价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地租(土地收益)不同,城市内部的利用在空间上出现圈层分化 。3、大规模的工业(大型企业)要求面积大、平坦且承压力高的土地,多在郊区布局,如钢铁、生化、汽车等工业企业 。而城市区位型工业,用地少,收益高,市场在城市内部,多布局在城市内部,如服装、出版、印刷等企业 。城市区位型工业指那些空间收益随着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而急剧下降,只有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的区域布局才有可能获利的工业部门 。《读图p19》:由于地价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地租(土地收益)不同,城市内部的利用在空间上出现圈层分化 。如图所示,商业与轻工业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创造的收益最大,但随着区位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转移,收益迅速下降 。工业用地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创造的收益最低,但随着区位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转移,收益下降最慢 。住宅用地创造的收益与收益随着区位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转移而下降的速度居于商业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 。由于商业、住宅、工业用地收益大小不同,收益因土地区位变化引起的变化不同,从整体效益出发,商业用地多选择大城市中心区域,工业用地多选择在城市外围区域,住宅用地选择在商业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 。五、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品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1、原材料按原料来源分为初级原料和加工原料两大类,前者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或人工培育的原料,后者是指经原材料工业加工后形成的原料 。使用初级原料的企业因原材料分布的不均衡性及开采成本的差异,将造成不同的区位生产成本不同 。使用加工原料的企业其区位受原材料加工企业区位的影响很大 。2、按加工过程原材料重量向产品的转化情况,原材料分为纯原料与减重原料 。从节约运费的角度考虑,使用减重原料的企业区位应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地 。使用纯原料的企业区位选择在原料地或是主要市场地,运费的差别不大,应根据其他因素来确定企业的区位 。3、不同种类的原料,运输难易程度不同 。有些原料易变质、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不便运输 。使用这类原料的企业,其区位应接近原料地 。原料容易运输,产品不易运输的情况下,企业的区位则应接近主要市场区 。4、使用多种原材料的企业,布局在港口与交通本枢纽等原材料集散区位可降低原料获取成本 。5、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价值大、重量轻、消耗原料少等特点 。这类产品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在产品总成本所占的比重低,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受原材料因素的影响很小 。供应商园——在如汽车制造等零部件需求种类繁多、且要求即时供应的厂商周围,形成一种新的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六、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2、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不同的区位能源供应价格的差异将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差异 。3、产品耗能不同,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高耗能工业,如电解铝、电治金要求布局在能源供应充足廉价的区位 。4、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及产品的节能性能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及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 。七、为什么发达国家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其环境标准比较低,因此同是高污染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将环境污染的成本内部化的代价较小,因而产品的总成本低,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中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所以它在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环境标准越来越严,将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代价也高,这就意味着企业的污染处理费用越来越大,产品成本也越来越高,这样产品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他们在这些产业处于比较劣势,为了追逐利润,降低成本,他们的企业必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出去,这样既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到低价的产品,从而增加公司的利润,又可以不对环境污染负责,减少环保方面的支出 。八、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同产业部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不同,投资的周转速度与投资回收期有很大差异 。流动资本所占比例大的行业,资本周转快,投资回收期短,如轻工业部门;而固定资本所占比例大的行业,资本周转慢,投资回收期长 。九、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资本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2、固定资本存在地理惯性原有固定资本的沉淀区对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 。3、固定资本,特别是工业用地费用不同的区位差异很大 。4、成熟产业、大型企业的融资易于得到金融业的支持 。5、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受风险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影响很大 。6、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总是流向最具获利机会的地区 。十、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劳动力的数量: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要求布局在人口密集地区 。2、劳动力的素质:现代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求布局在科技与教育发达的区位 。3、劳动力成本:不同的区位劳动力成本存在着差异,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多,劳动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例大,因此要求接近劳动力廉价的区位 。4、劳动力的移动:从落后的国家与地区进行劳务输入,能够维持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从而对企业发展产业吸引力 。劳动力的迁移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劳务输入与输出: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利于解决国家之间、国内各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矛盾 。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可减轻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对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而言,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等到解决 。其次,从落后的国家与地区进行劳务输入,能够维持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从而对企业投资产业吸引力 。第三,劳务的输入与输出,可以促进管理经验、技术与文化在地区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第四,由于大量劳工的涌入,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等问题 。2)人才流动:人才流动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方面通过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优越的发展平台是很多企业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主要策略 。另一方面企业区位接近教育发达区域和技术工人的集中分布区也是有效的途径 。例如,日本九州岛成为日本最大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九州岛拥有因传统重化工业衰退而形成大量的、廉价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资源 。3)智力倒流:智力资源由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向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流动力的现象称为智力倒流 。战后南亚、东南亚、东亚的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级知识分子流向北美、西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我国自80年代以来,高级知识分子大量的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 。十一、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影响?1、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一,巨大的市场规模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和形成产业部门的集聚,产生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市场规模与市场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 。2、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一,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通过低价销售产品来扩大市场,——要求生产的低成本化——寻求生产要素最廉价的区位——区位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的区位会发生变化(如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第二,市场需求日益的个性化条件下,使经济活动的区位趋向信息业发达的市场区,这样有利于与客户联系 。3、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指的是不同区域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偏好与消费习惯,从而形成不同的市场需求特点 。如不同的收入阶层有有同的消费层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习惯 。满足各市场我特性的需求,扩大市场要求企业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及时掌握各地市场信息 。4、其他市场条件:包括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秩序与管理、市场意识 。公平的竞争环境、良好的市场秩序与法制环境、市场意识强的区位对企业,特别是外来企业与外资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十二、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集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影响?第一、产业集聚区有利于产业间的协作与联系 。第二、产业集聚区产业间的互补产品会产生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如学校、医疗等机构 。第四、产业的集聚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影响?第一,政府是一个消费者 。第二,政府通过规划与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的区位 。第三,政府通过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 。第四,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 。(三)环境保护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影响?首先,不同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程度与方式不同,其区位选择应根据部门特点来进行 。第二,合理的区位应充分利用环境的的自净能力,减轻对环境的损害 。第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大的企业选择在不同的国家生产在,成本不同,发达国家趋向把污染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第四,优美的环境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影响?可进入性指的是企业与外界联系的方便与快捷程度 。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 。地理可进入性指的是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取决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经济可进入性指的是对外交往成本的高低,它取决于运费与通信费 。制度可进入性指的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社会可进入性指的是由社会因素(语言、文化因素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可进入性好的区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十三、交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交通线、交通流、地域 。什么是交通网?怎样评价交通网的发达程度?交通网是同点、线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 。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可以用下列指标进行评价:1、交通密度:单位面积交通线的长度 。2、交通网连结度:指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与顶点的数量之比 。连结越高交通网越发达 。3、交通网的通达度:表示交通网中点之间移动的难移程度 。可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表示 。通达度指的是交通网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分散指数指的是交通网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 。十四、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的区位有何影响?(P50图)1、运费方式不同,运费不同 。公路、铁路、水运各具特点 。2、定价制度不同,运费不同 。运费定价制度分为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均一定价 。区段定价与远距离中递减定价制度下,选择端点区位可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3、需要采用两种运输方式时,则中转站是理想的区位 。4、航空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航空运输一特点:速度快、运价高 。适宜于长距离旅客运输、高新技术产品的运输以及对时间要求及时快速产品的运输 。(机场产业分为两大类:一是与机场业务关联的产业,二是利用空运的产业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一、杜能圈的结构及形成机制(P61图)(一)地租形成机制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R=PQ-CQ-KtQ=(P-C-Kt)Q式中: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农产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两点结论:在“杜能条件下”,同一产品的地租只与Kt(运费)有关;运费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要改变经营方式 。2、地租曲线:指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范围)连结的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 。由此,形成了经典的杜能圈层式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如图6.1) 。(二)杜能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模式1、配置基本原理: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是新鲜产品 。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少的作物 。2、配置模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距市场最近,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集约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鲜奶等 。2)第二圈——林业圈:内层生产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层生产建筑用材 。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粗放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更粗放6)第六圈——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活畜,谷物只能自给 。以外则为无人荒地 。讨论——杜能带的分布说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谷物比重等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二、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P71图文)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原料指数>1(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原料指数<1(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消费地);原料指数=1(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原料地、消费地均可) 。(2)考虑两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时的区位:当两个均为遍在原料(或一个为遍在原料,一个为局地纯原料或均两个为局地纯原料)时,区位指向市场;当两个均为局地原料时,采用区位三角形确定企业指向 。(3)考虑多个原料地与多个市场时,用区位多边形或范力农构架确定企业指向 。三、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其值越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四、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1、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钢铁业、水泥业、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制业等;原料指数小于1的工业: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酿造业等;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石油精炼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医疗器械制造工业等 。2、劳动成本指向论的应用:实际上,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力成本指向性产业 。如:纺织业、电子产品装配业、服装生产行业等 。3、集聚指向论的应用:偶然集聚或纯粹集聚 。二战后,日本“三湾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中化学工业集聚带,一由这一集聚带靠近日本消费地,二由这些工业的原料基本依赖进口,大的港口成为了原料供给地,即使原料运费最小化 。7,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论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用一句话来概括是: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这句话涵盖了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绝大部分内容,下面论述一下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 。首先,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区位,先分析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区位条件主要是影响人类活动在局地地点分布的原因;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然后探讨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再次探讨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在内的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最后单独讨论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8,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3种观点: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3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3方面的因素所制约 。多数学者同意第3种观点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地域性 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 。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性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3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1.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地域(人地关系)复杂系统的研究(可持续发展)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同等尺度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的东中西部差异)3.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创新、劳动就业)4.企业内部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外部空间效应(企业的权力结构,产业集群)9,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要寻找安全的场所和寻找食物来源以及人们对于周围世家的好奇心,人们就开始尝试着了解周围环境,并对这些通过探索的来资料进行整理 。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其在地理学方面的贡献数不胜数,从公元前500多年的《禹贡》到近现代的《中国国家地理》等地理方面的专业杂志,无一不体现中国在地理方面的卓越贡献,地理这一学科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还有地理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便是自然地理,其次则是人文地理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生命力就在于应用性,在于能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实践发挥作用 。认为 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包括仁弟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以及 空间分析的传统,这些都促使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传统实践领域主要集中在国土整治、区域规划、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城镇体系布局、旅游规划和投资环境规划等领域 。人文地理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从最初的选择最佳居住环境到如今的企业区位选择,人文地理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人文地理学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如最佳居住城市的选择,企业最佳布局等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性更加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不像其他学科一样顺利,在建国之初,人文地理学被认为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伪科学,所以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此期间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而从1980年以后,人文地理学全面发展,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课较大的进展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 。人文地理学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肯定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地球表层,离不开人类环境,离不开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时候,以人居环境为例,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是大城市就适合居住,而是认为当今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综合各方面来看的,如近几个月进行的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评选以及幸福城市的评选,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在如今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起初的经济建设方面,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扩展到了环境保护民族关系等方面,以环境保护为例,中国飞速发展的GDP有一部分是建立在以牺牲环境的代价上的,有了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陪伴,经济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二)、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其发展形成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的总结,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决策者正确进行决策 。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为例,一个区域的决策者应该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如水源,日照植被等判断该地区是否适合土壤开发,并根据以往开发的历史确定该地区适合进行何种类的开可以帮助你理解请采纳 给好评哦 谢谢10,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吗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农场、矿场、工厂、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 。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对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多年来一直是各国经济地理学者探讨的一个理论问题 。在欧美各国,大致认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的广义的经济活动,这种研究是在地区基础上或以一定的地区为单位而进行的;不仅研究经济活动的分布,而且联系到经济的空间结构;在联系有关因素时,把地理环境摆在重要地位,着重探讨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即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 。因此经济地理学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 。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因此经济地理学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因此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 。经济地理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联系一定地区的各种有关条件来论证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系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由于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具有自然、技术、经济相结合的特点,可以认为它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科学范围内的边缘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同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有互相交流观点、方法和资料的密切联系,研究领域也有部分重叠 。经济地理学和新兴的国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也有许多共同的研究对象 。此外,由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与有关学科互相渗透,在地理科学体系内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科学,如资源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建设地理学、数量地理学、发展地理学、预测地理学等 。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3类主要是对经济地理学中一些带普遍性的综合问题和基本理论、方法论等问题进行规律性研究,如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资源的经济讦价、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远景需求及进行地区间平衡的可能性、生产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经济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经济地理学方法的革新、经济地理学史等 。山东这个学科基本盲点,据说山东师大的这个专业还可以 。想学这个最好去北大,西北大学,华东师大,兰大等等 。工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是研究工业或制造业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的学科,着重从区域和综合的角度,研究各种工业布局的因素和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组合(地域工业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 。工业地理学研究的空间尺度包括全球、国家、地区以及具体的工业企业 。工业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评价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工业发展条件,提出工业发展方向,论证工业总体布局方针,布置企业建设地点,使各工业部门各企业之间的地域组合和经济、工艺联系合理化,从而可为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生产力布局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比较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有: ①工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性 。研究自然、经济、技术及其他社会因素在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工业的集中与分散;工业区(工业综合体)的形成与类型;工业系统的层次体系;世界工业结构与布局动态及其诸影响因素在工业变化中的作用;工业化与非工业化过程同城市化与非城市化、技术变化以及集中化与边缘化过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工业布局经济效果的衡量标准等; ②部门工业布局 。根据各工业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研究其布局同原料、能源来源与产品消费区分布的关系,同交通网、依托城市及劳动力来源和科技中心的关系,该部门的专业性基地布局原则与发展规划; ③区域工业布局 。研究不同地域范围的工业综合布局,包括工业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工业分布的演变与现状特征和工业基地、工业中心的形成,地区工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工业体系的演变趋势等 。中国对工业地理学的研究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逐步发展起来 。研究内容涉及工业布局的原则与方针,自然因素在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工业地域综合体,运输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钢铁、能源、化工、轻工等部门的布局规律及其因素分析,工业与城市及工矿区形成发展的关系等 。工业地理学的主要从历史观点和技术经济角度,研究工业布局的一般性规律,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及其他社会因素(如人口、文化、国防等)在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和后果;研究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工业的地域组合的类型、特点和结构业的地域组合的类型、特点和结构变化规律,研究工业系统的等级体系和演变;研究衡量工业布局经济效果的标准 。在部门工业布局方面,对每个工业部门根据其技术经济特点和国民经济需要,进行自然资源评价,分析原料与能源的地理分布和消费区的分布之间的关系,并考虑交通运输、专业化和协作及其他自然、经济因素的影响,研究该工业部门的分布特点、发展方向和合理布局问题,以及研究部门的区划和类型划分问题 。其中冶金、燃料动力、化工和轻工四个部门,由于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较大,同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关系更为密切,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研究重点 。在区域工业布局方面,按照大洲、国家类型或集团、国家、国内经济区域以及行政区的范围进行区域工业布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工业分布的演变和现状特征以及各级地域工业综合体的形成;地区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区际联系;地区工业结构及演变趋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