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 情缘是什么,御剑情缘比倩女幽魂好玩( 二 )


二、九州到底是什么?关于“九州”的问题,顾颉刚先生在《州与岳的演变》一文中可算是论述得非常详细了,如果大家对九州、五岳的话题感兴趣,建议大家找来顾先生的这篇文章读读,一定大有收获 。顾先生指出:“春秋时有九州说,我们已不否认 。但我们敢说,那时人只有这一个虚浮的观念而已,决没有九个州的具体的地位和名称,九个州的具体的地位和名称乃是战国时人的建设 。
”在“九州”这个名称的解释上,他也作了很正确的阐述 。他说:“汪中《述学·释三九篇》说古人说话中的‘三’和‘九’是虚数,凡‘三’所不能尽的,则以‘九’为之节 。例如《史记》的‘若九牛之一毛’、‘肠一日而九回’,《孙子》的‘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只是表示其多,并非一定是九个 。我想,九州之说的初起时也许如此 。
他们只要说地方区域之多,却不知道应当说有多少个区域才对,所以就用虚数的‘九’来作代表了 。”这个说法可以说非常正确 。三、禹治水定“九州”的真相禹治水定“九州”的确是很古老的传说,也只是说定了许许多多的州,并不是说准定的九个州 。到了战国时代,人们闲得蛋疼,一定要把这个事儿坐实了,硬要给开列出九个州的名称和具体位置、范围来,九个州的名目才出现 。
这个倒是有理由,因为战国时代虽然乱,可是人们已经有了“大一统”的观念,就是把当时所能认识到的地域看成一个整体,对这个整体再进行划分,划成九块,再给予命名,九州就产生了,可由于诸家的看法有所不同,自然就会出现差异 。顾颉刚先生列举了《尚书·禹贡》、《逸周书·职方》、《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说苑·辨物》中的九州说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州名和说的具体位置上各家都有差异 。
当然,这里面影响最大的,自然要属于经典文献的《禹贡》,秦汉以后大多遵从它的说法 。事情还不止此,在近年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里有一篇《容成氏》,是战国时期的作品,里面也开列了一个禹治水时的“九州”名单,为了看得清楚,我给大家列个表如下:根据这个表可以看出来,除了《容成氏》的“九州”名称差距比较大之外,其他传世典籍的九州名称大同小异,《禹贡》、《有始》、《辨物》里的说法全同,当是后两者从《禹贡》之说了 。
其它只有小的差异,比如《禹贡》里有徐州、梁州,而《职方》里没有,却有并州、幽州;《禹贡》《职方》都有青州,《释地》里没有,却有营州,如果去掉重复,州名实际上有十二个 。这些州名,大概是在确定“九州”时已经有了的名目,所以《尚书·舜典》(今文《尚书》中《舜典》属于《尧典》)里也不得不说“肇十有二州”,那么大家只是为了附会“九州”这个数目,各自从十二州名中选了九个,《汉书·王莽传上》里载王莽说:“《尧典》十有二州界,后定为九州”,就是这个情况,可诸家选的不尽相同 。
至于《容成氏》里面的州名,根据学者们研究,虽然名称不同,但大致也是类似的,比如夾州相当于冀州,藕州相当于并州,競州相当于青州,阳州就是扬州,等等 。四、根本不存在九州,九州只是反映了战国时代人地理观念根据这个就可以知道,战国以前只有“九州”之说却根本没有九个具体州的名称 。战国时代的人给确定九个州,由于当时“大一统”观念下大家对地域认识的日趋统一,各家所说“九州”的大框架自然也都差不多,而在一些州名和地理位置上还是说法不一,因为大家都是在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去造,又不肯相互沟通、协调,自然就会出现差异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