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先进国家10-15年的中国智能农业,其路在何方?( 二 )


就目前国际情况不难看出 , 现下高端农业环境传感、生命信息感知设备被美国、日本、德国等企业垄断 , 大马力高端智能装备较多依赖于进口 , 动植物生长模型与核心数据主要来自美国、以色列、荷兰、日本等 。
中国市场是尤为庞大的 , 并且作为农业大国其想要推广智慧农业又谈何容易 。对于新技术的全面普及除了对技术和功能的了解外 , 价格也无疑是大家关注的方面 。对于中国特色智慧农业的推进工作 , 是需采取分类推进的方式 。
(一)经营主体决定推进路径
1、小农户
①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为目标 , 以“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为基础 , 建立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农业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 , 为农村小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农业知识服务 。
②为小农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农业科技信息、生产托管、装备共享等服务 , 降低智慧农业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应用的成本 ,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农户资金紧张的问题 。
③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 支持电商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探索电商兴农新模式 , 为小农户提供产销对接平台 , 为小农户增收提供新方向及其渠道 。
2、家庭农场
①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家庭农场创建智慧农业示范农场 。
②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等为基础 , 为家庭农场提供菜单式、全程生产托管的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 。
③为家庭农场提供定制性技术套餐和应用方案 , 支持开展针对性的排产计划 。
3、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
①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载体 , 优先支持规模以上的粮食、蔬菜、生猪、奶牛、蛋禽等类别农场或入驻企业(合作社)批量建设国家无人农(牧)场示范基地 , 分阶段、分层次、分领域、分梯次推进无人自主作业的集成应用 , 尽快形成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适应的生态化、无人化生产技术体系 。
②鼓励社会资本围绕“新基建”农业场景应用落地目标 , 参与农场 5G 网络、数据中心、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农产品数字供应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批量建设智慧田园、智慧植物工厂、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智慧果园、农产品智能加工车间等并凸显示范效应 。
(二)产业主体决定推进路径
1、智慧种植业
①在规模化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 , 开展“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与精准服务应用示范 。
②推动粮食主产区气候智慧型农业模式 。
③开展农机、农艺与智能化融合应用示范工程 , 补齐精准作业覆盖环节不全、智能装备协作效率不高等短板 。
④批量建设“无人化(或少人化)农场”“植物工厂” , 配套应用嫁接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打药机器人、采摘机器人、设施温室电动作业机器人等 , 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种植场景落地 。
2、智慧养殖业
①侧重规模化生猪(1×104 头以上)、奶牛(500 头以上)、蛋鸡 / 肉鸡(叠层栋舍规模 1×105 只以上 , 立体散养栋舍规模 5×104 只以上)养殖产业 , 注重畜禽养殖业软硬件集成应用 , 重点推广动态饲料配方、智能育种、环境精准控制、精准饲喂装备、智慧管理、粪污智能化处理等技术 。
②发展陆基工厂养殖(面积 7×107m3 以上)、网箱养殖(浅水 1.4×106只以上、深海 2×104 只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等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 , 推广应用“无人化(或少人化)渔场”智能感知、可靠传输、精准预测、决策与控制等技术 , 形成覆盖养殖、捕捞、水产流通与加工等全过程的智慧渔业产业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