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工艺中所称的“裱画” 裱画是指什么意思


书画工艺中所称的“裱画” 裱画是指什么意思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 。装裱工艺历来被视为一幅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传统书画作于宣纸和绫绢之上,宣纸质地纤薄、柔软,一经墨色浸染,往往褶皱不平,既减弱了墨色的神韵,也不便于观赏和收藏 。
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 。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 。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
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 。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土书画进行装裱 。
装裱程序
装裱主要有“托”、“裱”、“装”三大基本工序 。
“托”:装裱的第一道工序,一般称“托画”或“托画心”,是指用浆糊在书画家的作品背后加托宣纸 。
“裱”:托好的画心,要用裁板、裁刀、裁尺和锥针之类的工具,打裁纸、绢、绫、锦等装饰材料 。接着,用裁好的材料把画心镶嵌起来,这道工序就是“裱”,北京话叫“镶活” 。
“装”:镶活完成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装”,也叫“上杆”或“装轴” 。但在上杆之前,还要用砑石(光滑的鹅卵石)在裱件背面砑(yà)磨几遍,称“砑光”或“砑活” 。只有经过砑光,才能使书画背面光滑平整、易于舒卷 。嗣后再装上制好的轴杆,使书画成为一件珠联璧合的艺术品 。
字画装裱类型
立轴
立轴主要用于竖式构图,悬挂欣赏 。画幅的上下左右常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题字赞赏 。中间部分称“画心”,上有“诗塘”、“天头”,下是地脚 。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头贴“惊燕” 。起初“惊燕带”不贴实,能飘动,后贴实,纯为装饰 。“画心”上下端可加镶锦条,称“锦眉”,亦称“锦牙” 。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副字画还称“中堂” 。
立轴的几种装裱样式如下:
一色装:画心由一种颜色的花绫、耿绢、锦绫等材料装饰 。
二色装
三色装
诗堂装:画心上方镶接一块空白纸料,专用于题字赋诗 。
间隔一色装
锦眉装
集锦装:二幅以上小型画心,同由一块镶料装饰,或镶接或挖联 。
宋式(宣和)装:始创于宋徽宗宣和年间,又称宋式裱、宣和裱,适用于扁宽画心 。
宣和装的基本装裱结构
装框两色装
对幅
对幅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画作品而组合 。如果是画,就称为“画对”;是书法,则称为“书对”,或称对联 。
条屏
条屏画心由一色画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 。其形制与立轴一样,只是多了几幅,一般为4条,也有6条、8条、12条的 。
通景屏
通景屏则由若干条尺寸相同、同空连贯的字或者画,分别由一色花绫等镶料装饰并排挂在一起 。
镜片
镜片,亦称镜心,是托裱后的画心,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心 。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化了的立轴装裱形式,可装在镜框里悬挂欣赏 。中国的镜框设计讲求简练,不重雕饰 。
册页
将绘画装裱成书的形式,携带、欣赏和保藏均较方便 。有的册页是页页相连的,有的则是活页 。因画幅不大,亦称“小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