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孟获怎么过,《吞食孔明传》武将孟获怎么样

但诸葛亮南征孟获,将擒拿孟获的任务都交给蜀军中的青壮年将领魏延和马岱去执行:一擒孟获:魏延二擒孟获:董荼那(叛变)三擒孟获:马岱四擒孟获:魏延五擒孟获:杨锋(叛变)六擒孟获:自投罗网七擒孟获:马岱诸葛亮安排魏延擒拿孟获两次,马岱擒拿孟获两次 。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有其事吗?
【180孟获怎么过,《吞食孔明传》武将孟获怎么样】阳明新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指导、讨论、关注 。阳明新学认为:诸葛亮南征蛮部擒孟获是真的,但七擒七放的故事是演绎的 。首先,我们来看诸葛亮这次南征在史书上的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没有提到七擒孟获的事情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与《三国志》同时代的史书东晋习凿齿撰写的《汉晋春秋》提到了七擒孟获的故事,当然习凿齿依然是以蜀汉为正统来撰写的 。
著名地理文献《华阳国志》和《水经注》也都提到了七擒孟获的事迹 。乾隆三十三年间成书的《通鉴辑览》对七擒孟获的事迹进行了否定,认为故事太过于儿戏 。七纵七擒为记载所艳称,无识已甚 。荒蛮夷固当使之心服,然以缚渠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即云几上之肉不足虑,而脱韝试鹰,发押尝虎,终非善策 。且彼时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岂宜屡纵屡擒,耽延时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
清朝嘉庆年间张若驴编撰的地方志《滇云纪略》对七擒孟获的事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叙且考证了七擒孟获的地点 。阳明新学认为,《三国演义》本来就视蜀汉为正统,且成书晚于《三国志》 。为了突出诸葛亮代表的汉室正统的仁德,已经突出诸葛亮的功绩,将一些事实加以夸大或编造一些事迹来神化,这是完全可能的 。不要说古代,就连现代为了竖立典型,都编造了一些经不起考证推断事迹突出人物形象 。
《三国志》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一本史记,如果真有于此伟大神奇大仁大义的七擒而放的事迹,定会当以记载 。所以对诸葛亮南征陈寿肯定是严加考证过的 。至于《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应该是参考来源自《汉晋春秋》 。然而《汉晋春秋》这本书很多事迹都是根据民间传说而成的,没有《三国志》的严谨和认真 。至于后面的一些书籍和地方志,成书时间距离历史时间相隔了上千年,故不足信,多半都是根据前人编撰以讹传讹罢了 。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经历说明了什么问题?
当年诸葛亮南征,对孟获“七擒七纵”,这在《三国演义》中有非常细腻的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失有史实根据 。孟获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个大头目,他多次聚集手下骚扰蜀民 。诸葛亮知道孟获很得人心,于是用计活捉了他 。就这样抓了又放,放了又抓,直到第七次抓到孟获,才使孟获心服口服,再也不反了 。尽管孟获都这样了,但还得到诸葛亮的信赖和封官,他心里很是感激诸葛亮 。
所以以后,孟获每年都会按时缴纳当地的特产给蜀国,诸葛亮在世时,孟获这些人再也不曾闹过事 。中国古书《左传》中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的确,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放虎归山可能后患无穷 。但这个故事的经历说明:人世间的道理不是绝对的,有时抓了不放,反而抓不住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为了彻底收服对方,诸葛亮最后做到了 。
魏延和马岱都生擒过孟获,为何赵云却没有此等功绩呢?
赵云擒拿敌将的数目是《三国演义》诸猛将中最多的,没有任何其他战将能与之相比 。赵云初次展示擒拿功夫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二回中 。回目: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扩展地盘,收取荆州,派赵云率兵攻打桂阳 。桂阳有猛将陈应和鲍隆,这个陈应善使飞叉,前来迎战赵云 。两人战场交锋,“战到四五合,陈应料敌不过,拨马便走”,赵云追来,陈应以飞叉攻击,被赵云绰住,回掷过去,再赶上擒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