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吧 中条山铜矿峪矿贴吧( 二 )


前些时,本文开始时提及的那位运城友人又见到我,他真的拿出了他所说的“证据”,竟然是全国高考的语文试题,而且是两个年度的,一份是1988年,另一份是2005年!前一份试题先是从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形成说起,重点叙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以晋南襄汾为中心的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最早的“中国”,亦即中华文明的源头 。后一份试题则是直奔“主题”:地处晋南的中条山正处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 。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夏”字得自“大夏”、夏朝,而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 。这两份试卷都分别要求考生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各种问题 。前份试卷中这道题要占15分,后一份未标分数,我估计也不下10分 。
细读这两份试题,开始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想起了这不正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的大作《中华文明起源新探》中的观点吗?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我觉得有以下3点是应当肯定的 。首先,试题的内容具有史实性和权威性 。因为它不仅有苏先生的书和其他史料所佐证,更重要的是陶寺考古的成果已由中国社科院正式发布了 。其次,中条山对华夏文明的起源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远古时代人类历史的发展同自然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 。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 。史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他们筑城建都都在中条以北 。后来的商人灭夏必得翻越中条才可占有汾运盆地,可见中条山在改朝换代过程中也具有特殊重要性 。再次,“华夏”得名同中条山有关,而“中华”得名,则不可简单地以中条、华山合称而论 。查阅诸多资料,对“中华”一词的来源虽表述各异,但有两点是相同的:一是从民族讲,指的是古代的华夏民族;二是从地理方位讲,指的是“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 。后来,中华民族经过不断扩大,“中华”也就借指中国了 。由此可见,“中华”一词与其说是中条山和华山的合称,不如说是远古的“中国”与“华夏”民族的合称 。相对来说,这样讲显得更为科学、合理一些 。即便如此,中条山与“中华”一词的密切关联也是显而易见的 。
哦,悠悠中条山!你是中华民族根脉之所在,你是中华民族的祖山!过去,你同中华民族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今天,你英姿焕发,见证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中条山吧 中条山铜矿峪矿贴吧】(作者系临汾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下载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黄河晨报》客户端——“运城新闻”
智能手机全线覆盖 24小时滚动更新
黄河晨报新闻客户端
“运城新闻”是《黄河晨报》编辑部为新生代读者量身打造的随身新闻源,精选黄河晨报最新鲜的时政新闻、运城本地新闻、民生资讯、文化、娱乐、体育、户外等报道 。智能手机全线覆盖,24小时滚动更新,欢迎各界朋友下载 。
如果您觉得资讯不错,请别吝惜在左下角点个赞哦~
如果你需要新闻爆料或者投稿,致电晨报热线:2233366 或 登录晨报客户端使用爆料功能
版权说明
本公众微信之发布内容欢迎微友在朋友圈分享,其他微信公众平台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者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运城新闻网;微信号 sxycxww” 字样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有认为本公众微信内容发生侵权,请电联0359-2233273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