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1944军团怎么参加,诺曼底1944年

【二战1944军团怎么参加,诺曼底1944年】Battalion1944军团1944这个游戏叫做Battalion1944中文名字叫军团1944,是二战题材的FPS,手感和COD中的黑色行动3类似 。因此,爱沙尼亚的二战题材电影就显得难得可贵 。卡尔和他的战友们虽然参加了德军党卫队,但他们不是纳粹 。
如何评价爱沙尼亚二战电影《1944》?

二战1944军团怎么参加,诺曼底1944年


如何评价爱沙尼亚二战电影《1944》?正所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201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爱沙尼亚导演埃尔莫·纽格南推出了相关题材的电影《1944》 。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的爱沙尼亚几乎没有存在感 。二战题材影视的市场也一直都掌握在美国、英国、苏联/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手中 。
因此,爱沙尼亚的二战题材电影就显得难得可贵 。这部“史诗巨作”耗资190万欧元,是爱沙尼亚历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经费来自爱沙尼亚国防部、电影协会、文化基金会与个人捐赠 。影片反映了1944年苏军反攻时期,裹挟于德军阵营与苏军阵营的爱沙尼亚人自相残杀的历史 。激烈的战争场景背后,体现的是爱沙尼亚人深重的苦难和惨痛的民族悲剧 。
对爱沙尼亚人来说,1944年是充满了血与火的年代,是爱沙尼亚人心中永远的烙印,一道抹不去的伤痕 。正所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影片故事发生在二战后期,苏联进行反攻,将德军一路从东欧边境赶回德国 。在二战中数次被苏军和德军来回碾压的爱沙尼亚,最后落入红军手中 。在这场战争中,正如片头所示,共有55000名爱沙尼亚人加入苏俄红军,同时也有72000人加入德军 。
生于同一片热土的爱沙尼亚人不得不开始了一场不属于自己国家的战争,却各为其主同室操戈,显得这十分荒谬而残忍 。《1944》的叙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以德军阵营中的爱沙尼亚士兵卡尔·塔米克和在苏军阵营中的爱沙尼亚士兵尤里·约吉为视角,向观众展示了1944年爆发在爱沙尼亚土地上的血战 。最终,他们都死在了同胞的枪口之下 。
影片以苏军猛烈的火力准备作为开场,“坦能堡”防线战役在银幕上拉开序幕 。正如字幕所示,这里只是用“坦能堡”命名了防线 。真正的坦能堡,在当时的东普鲁士,今属波兰,而并非电影中“坦能堡”防线所在的爱沙尼亚 。苏军军官无意间听到了喊出命令的德军军官说的是爱沙尼亚语,才发现对手与自己同为爱沙尼亚人,遂下令停火 。停止厮杀的同胞不知所措地伫立在田野上尴尬地对视时,一个民族的悲剧也就在这戏剧性的场面之中蔓延开来 。
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慌忙地撤离了战场,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也没有再进行追击 。爱沙尼亚观众坐在银幕前,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的滋味,大概是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持德制StG44式7.92毫米突击步枪(左)与苏制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右)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持装有PU式狙击镜的苏制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在战壕中严阵以待 。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德制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轰击苏军坦克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德制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阵地 。实际上,这门Pak 36是苏制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扮演的,也可以理解为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了缴获自苏军的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 。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的苏制M41式82毫米迫击炮 。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一边是穿着纳粹军服拿着MP40冲锋枪;另一边是打着红军绑腿,开着T43坦克……同胞们之间两军队互相残杀,不是为了伟大理想,也不是为得希特勒或斯大林的至高荣誉,仅仅是为了生存和自由 。战争的屠杀,权力的高层得到了利益,而作为炮灰的士兵们失去了生命和人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