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世界奇经八脉怎么用,奇经八脉一般规律

奇经八脉是道家的,包括: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 。奇经八脉和三脉七轮,各有各的说法,但其中的很多理念又相互一致 。用什么方法?万年前至六千年前,历经四千年的努力完成了玄学《象数学》的无极本体论 。这里的奇是从阴阳的观点上解释的,奇就是阳,八脉影响着阳气所走之路,故而叫奇经八脉 。
相信中医,中医是一个系统的全局观,讲究五行阴阳,相生相克,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用药与针灸互相配合,激起人体自身的修复力,与免疫力,是真正的科学治病方法 。
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络怎样定穴位?
谢谢邀请,人体经络穴位有十二正经及腧穴和奇经八脉及经外奇穴,经络循行路线和腧穴分布定位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成熟了,在此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经脉篇详细描述了人体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以及所主病证,关于腧穴定位,我觉得近代针灸泰斗杨甲三教授的“三边三间”理论很经典,杨甲三教授通过对穴的本质的探讨与研究,从而提出了取穴有如下的规律可以遵循:大凡取穴,当有其纵向的定位和横向的定位,纵横交错,其交叉点即为腧穴的所在 。
纵向定位:腧穴的纵向定位是根据骨度折量,即骨度分寸法而定 。骨度分寸法已为针灸界所熟悉并采用的取穴定位方法,根据这种将人体各部分折量分寸的方法,可以确定腧穴在人体的纵向分布 。纵向定位的方法在针灸书籍中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横向定位:仅有纵向定位还不够,尚需采用横向定位的方法,纵横结合,才能准确地取穴定位 。
杨甲三教授将横向定位规律概括为“三边”“三间”取穴法,所谓“三边”指筋边、骨边、肉边;所谓“三间”为筋间、骨间、肉间 。此外还有筋骨间、筋肉间等 。虽然穴“非皮肉筋骨”但其定位则需借助筋、肉、骨这些解剖标志来完成 。《标幽赋》说:“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流注指微赋》也说:“孔窍详于筋骨肉分 。
” 《行针总要歌》有文如下:“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 。”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代医家取穴十分注重筋骨肉,且于筋骨旁、肉分处取穴的思想,这与我们的取穴规律是相一致的 。依据这一规律,杨甲三教授对十二经穴曾逐经进行了腧穴分布要点提示 。如手少阴心经要点的“沟中、纹头、筋边 。”沟中提示青灵穴在肱二头肌的尺侧沟中;纹头则指屈肘横纹的尺侧纹头取少海穴;而神门、阴郗、通里、灵道四穴均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 。
【天书世界奇经八脉怎么用,奇经八脉一般规律】手厥阴心包经则有筋间取穴的特点,,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郗门、间使、内关、大陵等四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点为骨两边:屈肘侧置体位下,曲池、手三里、上廉穴在桡骨内侧;下廉、温溜、偏历在桡骨外侧 。肘了于肱骨外侧取,手五里、臂闹在肱骨内侧取 。手少阳三焦经的要点是尺骨、桡骨间取外关、支沟、三阳络、四渎;尺骨桡侧边取会宗穴 。
等等筋、骨、肉不仅是人体解剖的物质基础,也属人体表面较为明显的解剖标志 。熟悉这些体表标志,根据“三边”“三间”的规律,结合纵向骨度分寸,就可以准确地取穴定位了 。掌握这一规律,取穴则准确、简便、易记 。“三边”“三间”恰好是附着于筋、骨、肉旁的一些缝隙、孔窍、或凹陷的部位 。依据此规律取穴,能够很好地反映腧穴的本质,符合穴的本义及其为“脉气所发”的意义 。
杨甲三教授所提出得取穴规律,不仅仅建立在对穴的本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同时还有其解剖学基础 。因而这一规律不只是停留在理论论述的阶段,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边”“三间”所具有的解剖学特点为这一规律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边”“三间”位于骨骼、肌肉、肌腱旁边或缝隙间,这些部位相对而言组织疏松而薄,不象有骨骼、肌肉、肌腱的地方坚硬厚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