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色彩浓郁的民间曲艺--祁阳小调

【地方色彩浓郁的民间曲艺--祁阳小调】祁阳小调是衍生并流布于湖南祁阳的一个民间曲艺,也是永州北部的祁阳广泛流传着一种民间小曲 。这种民间小曲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也慢慢的形成了有词有曲的小调 。那么,大家对于这种地方色彩浓郁的民间曲艺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祁阳小调的曲体结构
祁阳小调的曲体结构有单曲体与不完备的联曲体结构两类,单曲体即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各段唱词来叙述故事,一个曲牌名称即为一首祁阳小调名称 。单曲体中有上下两句对称的结构,也有短小方整形的四个乐句为一段的曲体结构 。曲调虽然短小,艺人们运用扩充,加花,变化重复及润腔,加说白等多种技法,使你唱而不倦,听而不厌;另一种是不完备的联曲体结构,这是一种既非单曲牌,又非多曲牌的联缀,即以一首曲牌为主,加入多个曲牌或段子构成,本申报材料“曲调选”中《兄妹生产》就是由《出门调》、《讨学钱》、《玉石川》等三个单曲联缀而成 。
祁阳小调的三种演唱形式
1、祁阳小调的演唱形式,较多的是一女演唱,一男伴奏的对唱形式 。即女的手拿碟子站立,男的坐着拉二胡,二人对唱,动作幅度不大,重在二人的面部表情 。如1956年祁阳艺人朱敦祥、朱美秀进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入中南海演出的祁阳小调《五更留郎》就是用这种形式演唱的,深受群众欢迎 。
2、第二种演唱形式是一男手拿花扇、一女手拿小手绢,二人边唱边舞的对唱形式,有时男的下桩半蹲,围着女的边唱边打圈,活泼风趣 。
3、第三种演唱形式是坐唱,用小型的丝弦乐队伴奏,演唱者坐于乐队前面演唱,这种形式多以演唱祁阳丝弦小调 。1956年祁阳80岁艺人杨梅生,参加湖南省农村文艺汇演演出了祁阳小调《闹五更》荣获了优秀演出奖 。
4、第四种演唱形式是表演唱,这种形式是七十年代后发展成的,一般由8-12人表演,集唱、说、数一起,形式生动活泼,1976年和1995年两次进京演出的祁阳小调《赤脚歌》和《夜宵歌》就是用表演唱这种形式演唱的,很受群众欢迎 。
祁阳小调为全国优秀曲艺品种之一,目前已被《中国曲艺志——湖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南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音乐词典》等科研项目收入 。同时,由于祁阳小调类似于长沙花鼓戏,不仅地方色彩浓郁,而且最贴近于百姓生活,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艺人们在传承祁阳小调的前提下,吸取祁阳小调的素材,新编了许多新的祁阳小调曲目,这为服务现实生活,发展湖南文化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