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西藏服饰文化

每一个地区的气候都是不一样的,而在不同气候的影响下,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就有所不一样的,因而,所产生的文化自然的也就有所相异的,从最为直观的服饰上就可发现 。
那么,在西藏文化里,西藏的服饰有怎样的文化传承呢?随小编去看看吧!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服饰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魅力 。
一、藏装的地域性差异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 。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
拉萨为中心地区的农民通常穿白色圆领右衽氆氇长袍,领子、袖口、袍边镇红、黄、蓝色带十字花纹的花边,长袍略长于人身高,穿时用一条绳子将袍子折短系于腰间,使袍子刚过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口袋以装日常用品,出门时,夜里袍子可当被子 。
拉萨为中心地区城镇藏族服装与农民有些差别,特别是妇女着装 。夏天,拉萨妇女穿无袖长裙,色彩、面料的选择全然不同于牧民和农民 。拉萨人喜欢用质地比较好的绸缎、哔叽等面料做藏装,偏重选择素净、淡雅的颜色,与农牧民喜爱的大红大绿强烈对比色彩恰恰相反 。近年来城镇居民着西装革履者越来越多,就连拉萨近郊的农民穿传统藏装的也越来越少,汉装、藏装、西装混穿现象普遍 。
藏北牧区的牧民,一年到头几乎都穿皮袍 。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线缝出大幅图案 。一般男子皮袍处理较简单,妇女的藏袍较复杂,要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并排饰于后面,有黑、红、绿、紫等颜色,数量大多为五至七条,也有的把皮面饰满 。藏北妇女还习惯将头发分辫成无数根小辫,因为藏北寒冷,人们一年半载也难洗涤梳理几次头发,而且她们还将松耳石、玛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发辫中,这在农区和城镇难以见到 。
东南地区的工布服装最典型的特征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宽无袖袍 。男子的“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女装“谷休”却下垂至脚面 。“谷休”大多是用氆氇制做的,也有用毛皮做的 。工布男子都戴帽,特别喜欢戴一种从山南桑昂曲林传去的用彩缎作装饰的桑林帽 。工布人的靴子也很讲究,有“那刀”、“日局”两种,男女均穿 。“那刀”分上、中、下三等,“日局”靴是节日盛典才穿的 。
西边的阿里普兰地区盛行羔皮袍,制做精细、装饰典雅 。羔皮袍的面料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水獭皮,外套绸缎,这在整个藏区都是较具特色的 。而普兰服装的最精美、最独特的却是妇女的“孔雀”服饰,它与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紧紧联系在一起 。孔雀河源头似孔雀,它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为了使孔雀般的美丽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于这块土地上,妇女们的装饰便模仿孔雀而流俗于今 。
妇女戴的帽子叫“町玛”,是棕蓝色彩线氆氇制做的圆筒帽,帽的底边截一段为留辫子处,妇女的耳坠以珊瑚及珍珠连串而成,长约15厘米 。独特的帽子及耳坠象征孔雀的头冠,妇女背部系“改巴”,即背部围裙,“改巴”用毛色纯白光滑的山羊皮制作,正中部镶嵌带有圆形花纹的棕蓝色氆氇,是婀娜多姿孔雀的翅膀,底部开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 。有的“改巴”皮面夹有色彩绚丽的绸缎,更具有非凡的风姿,犹如开屏孔雀临现眼前,美丽多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