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独处为什么是心理问题 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

在心理学中 , 独处(solitude)通常被定义为“个体独自一人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指物理空间上的独自一人 , 也包括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但是不产生任何社交互动(例如食堂独自一人用餐) 。

长时间独处为什么是心理问题 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


不同于题主的问题 , 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却更为关注独处对个体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般独处可以划分成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 。积极的独处包括:自主性、创造性、内心的平静、亲密、解决问题、自我发现、以及精神灵修;消极的独处则是孤独(loneliness) , 此时人们会感受到焦虑、抑郁、孤立无援 。从根源上来说 , 孤独是一种匮乏的状态(deficiency) , 人们感觉到缺失了一些东西 , 不再渴望人与人的交流 。
因此 , 与其讨论为什么长时间独处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 不如说说为什么我们会在独处中产生孤独感 。
长时间独处为什么是心理问题 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


首先 ,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 长期的群居生活和交流可以帮助远古人类去对抗自然环境中的变化 , 使远古时期的人类得以成功生存下来 。这种经历塑造了人类对社会生活的基本的情感体验 , 并“刻在了DNA中” 。它使得个体始终有强烈的需求去参与社会生活、维系社会关系 , 从中获得归属感 。因此 , 社交活动成为了一种积极的正向反馈体验 。当人们长期陷入独处的状态时 , 缺乏社会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在最初进化阶段所形成的“本能” 。研究发现在长期独处时 , 人们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会显著提高 。作为一种应激激素 , 甚至被称为“压力荷尔蒙” , 分泌更多的皮质醇会使人们感到抑郁、焦虑 , 情绪波动更大 , 影响睡眠质量 。
长时间独处为什么是心理问题 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


古人类群居
我们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开始独处 , 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 , 独处本身往往是人们主动选择的一种状态 。个体只是保持独自一人的状态 , 但并未感受到孤独 , 但孤独却是由外界因素诱发、甚至强加在个体身上的状态 。研究者发现 , 如果自我驱动的动机越少 , 控制性的动机越多(例如 , 来自外界的压力 , 缺少选择 , 缺少认同等一些正向原因) , 独处时间久了 , 人会不由自主产生孤独感 。
独处背后的动机到底发挥什么样作用?自2020年疫情以来 , 人们开始频繁陷入居家或集中隔离的状态中 。这种被动的、长期的独处与正常状态下个体主动选择时间去独处是截然不同的 。英国的心理学家们针对两周独处的动机展开了研究 , 他们发现动机会使个体对“隔离”做出显著不同的解读 , 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另一方面 , 疫情下的独处往往伴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对感染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人们感受到的压力 , 从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而言 , 独处其实反应了现代人所深陷的存在主义危机 。现代社会越来越专业精细的分工与发展 ,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与人之间呈现出颗粒化的状态 , 人们开始感到更深重的无意义与无力感 , 孤独甚至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病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认为每个个体都会体验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存在孤独 。其中存在的孤独感是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长期的独处、物理空间上与他人分离 , 便是人际孤独 。不同的是和地理隔绝 , 现在人们却随时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在世界范围内任何事 。这又迷幻自己 , 觉得自己和世界 , 社会同在 。但是实际上和自己生活有没有逻辑和物理上的关系 。久之 , 会让自己在这种联系里面丢失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