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信16型人格测试 16型人格测试


还有人信16型人格测试 16型人格测试


观点如潮水逆流 唯独心声不息
文 | Esther
【还有人信16型人格测试 16型人格测试】可能时代就是一场轮回 , 十年前有十二星座在社交媒体上大行其道 , 十年后就有十六MBTI在人际关系圈频频出圈 。
当互联网山脚洞人拿起手机 , 打开社交软件随便一刷 , 突然发现满屏幕“四字字母”组合成为了新的加密潮流:怎么这朋友社交简介写着他是“INTP”;怎么那朋友发的“ENFP”meme我看不懂;INFJ人到底是什么 , 难不成是新型的汉字缩写网络流行语吗;为何网友留言“ESTP人快来找我玩”;豆瓣小组竟然还有MBTI鄙视链!
还有人信16型人格测试 16型人格测试


如今 , 曾经只流行于亚文化和00后小圈子的舶来品MBTI , 正成为继属相、星座后的又一种社交密码 , 在年轻人之间火爆走红 。其受欢迎程度 , 甚至可以让我毫不夸张地下结论:今年一半的meme都是信mbti的人贡献的 。
MBTI(Myers–BriggsType Indicator) , 又称十六人格测试 , 指标以荣格划分的8种类型为基础 , 加以扩展 , 形成外向/内向 , 感性/理性 , 实际/直觉 , 判断/感知这四个维度 , 最后总结为16种性格特质 。
MBTI在最近的社交媒体看似新潮 , 其实早在15年甚至更久之前就引入了中国 。还记得你很久以前在小学、初中、或者高中时做的职业性格测试吗?这就是MBTI , 最初发明出来就是专注于未来职业规划 , 看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的 。就像“emo”这个词在微博语境就变味了 , 本就复古的MBTI进军中国年轻人的社交圈子 , 也浩浩荡荡掀起了一场“科学神棍”式的回归 。社交语境下的MBTI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格特质测试 , 而是变成了挂在自己脑门上的“标签” , 大家互相以“标签”来称兄道友 , MBTI也成为了互联网下的一种流量密码 。
还有人信16型人格测试 16型人格测试


MBTI刚火起来的时候 , 我也热衷地去参与了一把 , 几页量表题做完 , 得出结果是INFJ , 长得很有长老气息的提倡者 。再往下划对INFJ的解析:
“世界上最罕见的人格”
——我原来还是一级保护废物吗?
“安静而神秘 , 同时鼓舞人心且不知疲倦的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 , 我赞同 , 现实很骨感 , 但我还是要做白日梦!
“很在乎别人的感受 , 也希望被以同样的方式对待”
——这就是我!就是我!就是我!
美美喜得一页赞赏 , 我就把测试链接广而传播 , 看看我的亲朋好友们都是些什么特质人 。朋友A一测:巧诶 , 我也是INFJ , 不愧是我们;朋友B一测:你也是INFJ , 果然都是INFJ人;朋友C好不容易测出来个不一样的 , 结果只有一个字母不一样 , INFP , 大喜而回复:真好 , 我们很像诶 , 不愧是INF人!而我内心默默:怎么回事 , 说好的世界稀有物种呢 , 怎么身边都是INFJ人!
当然 , 这其实已经是去年的乐子了 , 本以为热度已过 , 我也没大关注 , 结果最近打开微博 , 打开微信朋友圈 , 打开Lofter , 我的首页竟然又再次被MBTI满满刷屏 , 有用MBTI进行交友的 , 有用MBTI为素材进行画漫画的(甚至还有写文的) , 更恐怖的是各大16人格还有圈子、社群 , 甚至鄙视链 , 和朋友闹掰了 , 给出的理由是:我和他MBTI不合!我就是这样的人因为我是xxxx!
还有人信16型人格测试 16型人格测试


MBTI的火说到底就是性格测试和社交方式的“回归” , 一是为了满足自我解构的需求 , 毕竟苏格拉底都说:认识你自己 , 自我剖析实属是人类天性;二是为了满足群体归属感的需求 , 有时还能作为一种社交手段 , 不然当大伙儿都在讨论自己是什么字母人 , 问到你你不懂 , 只好憋屈地憋出一个“呃 , I’am FINE” 。而MBTI比十二星座更高级的一点在于 , 它理解的门槛低 , 量表的题如今被压缩再压缩 , 容易被大众所理解;但又比星座更复杂 , 看起来更科学更现实 。披着科学的高端外衣又理解门槛低的性格测试 , 自然要比过时的星座学技高一筹 , 就连谷爱凌都在采访中说:我就是INTJ!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