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羽生结弦 羽生结弦在日本的地位


不屈的羽生结弦 羽生结弦在日本的地位


人人都爱羽生君,其实并不合理 。
因为竞技体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煽动情绪,从古罗马竞技场到现代奥运绿草坪,舞台越大越是如此 。对此有异议的观众,不妨复习下1969年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的6日战争,或者俄罗斯200硬汉暴揍2000英国球迷的视频 。
但在冬奥会的最高舞台上,对羽生结弦的赞美却罕见地超越国界,基本达成了短暂的世界人民大团结,当然不可能只是因为那句轻飘飘的“容颜如玉,身姿如松” 。
“圣火为何而燃”?
见证过羽生2月10日的最后一舞之后,观众们心中应该都有了答案 。即便他从未拥有天赐的漫画式美貌,单凭将灵魂献祭给众神的这份纯粹,已经足够赢得对手的尊重 。
羽生结弦之于日本就像韩国电竞拥有faker,不能否认是整个国家的幸运,却也不能简单地认定这种幸运是偶然出现的 。否则我们就无法正确地面对这个事实:
日本,凭什么成了亚洲体育之王?
01
“变态”日本
在羽生结弦的所有故事里,最能作为典型案例来体现他性格特点和总结职业生涯的,应当是“羽生与4A之憾” 。
阿克塞尔四周跳是花样滑冰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此前从未有人在比赛中完成过这个挑战 。在冬奥会上达成单人滑项目两连冠的传说后,4A成为羽生结弦余生唯一的追求 。
“花滑王,我当定了!”、“能做到那个的话,就算是死也愿意呢” 。这种高纯度的二次元中二台词听起来的确羞耻,但当羽生用生命去践行时,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其实相当热血 。
“热血”之于羽生结弦的花滑生涯,远远超出一个形容词所能承载的分量 。这在2014年11月的花滑大奖赛上海站体现得最为明显:
赛前热身时与闫涵意外相撞,倒在冰面上抽搐并血流不止 。但比赛开始后,缝了七针头缠绷带依然回归赛场,4分半内5次摔倒再爬起,一道血色魅影在黄浦江上空飘荡 。
不屈的羽生结弦 羽生结弦在日本的地位


而近几年为了4A进行的“魔鬼训练”,已经让羽生结弦的腿上蔓延淤血,用他自己的话说,“身体已经是死亡的状态” 。
很多少年漫都有这种“终极招数”的设定,比如气功炮、魔封波,都是会燃尽使用者生命、一生只能用一次的绝技 。
为了实现夙愿,羽生把挑战身体极限的4A当成常规项目练习 。去年的花滑世团赛上,他在13分钟内6次尝试4A 。对于一位伤病满身的老将而言,这种风险几乎是致命的 。
竞技体育的残酷,在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中得到集中体现 。拿中国运动员举例,打封闭上场几乎是家常便饭 。
拿生命练习的事迹在体育界并不罕见,羽生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已经荣誉满身,没有任何金牌压力,向性价比最低、危险性最高的4A发起挑战也明显不存在什么功利性 。
因此,羽生追求极限的过程才被称作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体现 。我们不得不对他致以最高的敬意,但同时也有疑问:完成一项体育动作,是否真的值得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生如樱花般怒放,绚烂后迎接壮丽的死亡” 。牺牲,是日本物哀文化的高潮 。
死和生同样灿烂,这种近乎“变态”的美学观是整个日本社会的基础,体现在行为上是从神风特攻队到集体剖腹,体现在意象上就是对樱花、枫叶、萤火虫的执着 。
而羽生结弦,就是体育界“牺牲”文化的典型代表 。
在任何项目里,“殉道”式的投入都是取得伟大成就的最好方式 。然而除了花滑之外,随着中国篮球断代,日本在足球、棒球、篮球、垒球等世界主流项目上几乎已经称霸亚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