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藏族饮茶文化

茶,在藏族文化里具有不一样的特色,它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是他们生活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在青藏高原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里,造就出了藏族人民别具一格的独特饮茶文化 。今天就为大家来揭开 。
茶对高原的居民来说,如同粮食、水、火一样,每天都不能离开 。这就注定了生活在风雪高原上的藏族等各族人民对茶的喜爱和嗜好 。茶叶除了含有茶碱、起着溶解脂肪、消食化腻的作用外,还含有芳香油、咖啡因,起着兴奋大脑的作用,并能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血管等器官组织的功能 。
在世界屋脊的高原上旅行,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论是在谷地还是在牧区,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你都可以闻到飘来的酥油茶的香味 。藏族人民最嗜爱酥油茶 。酥油是从牛羊乳中提取的油脂,以牦牛、犏牛的乳汁制成的为上品 。酥油即奶油,是酥油茶必不可少的佐料 。
奶茶,是将牛奶或羊奶掺入用红茶或粗茶加热成的清茶而饮 。奶茶既有奶的甜味,又有茶的清香 。夏秋产奶季节,特别是在牧区盛行喝奶茶……喝奶茶,对以肉食较多的牧民说,有助消化,去油腻腥膻之效 。据说还能镇静安神、夜晚催眠 。
甜茶在西藏茶史上,没有酥油茶那么久远,但也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饮料 。甜茶是将红茶、牛奶、白糖加在一起煮制而成的 。甜茶在西藏大城镇中占着一定的地位 。拉萨没有那个家庭离得开甜茶,也没有那个家庭不会做甜茶 。
藏族地区熬茶,主要是清茶 。熬茶时,包括酥油茶、奶茶和其它油茶;面茶等茶类都要放一点碱,加适度盐 。谚云:“茶中无盐等于水” 。解放前不少农奴买不起茶,而是常喝一种名为“桑当”或“恰买”的叶子,掺杂有大量茶梗的劣茶 。一锅茶熬淡以后,为了添色,加过一次碱,再加一次碱,熬了再熬,相沿十来天的茶渣,才舍得用去喂牲畜 。有些家庭甚至只能用淡盐水代茶 。
藏族人民还有多种喝茶的习俗如炒茶,将酥油或菜子油在锅中烧化,放入少量糌粑和舂碎的核桃仁炒匀后,掺入清茶,煮沸后倒进酥油茶桶,加少许奶或奶粉,放入一两个鸡蛋舂捣均匀而饮 。是款待贵客或产妇滋补的特制佳品 。
香茶:是在清茶里放入炒熟后碾细的大蔴籽和少量酥油,用酥油茶桶舂捣均匀而成,芳香可口 。核桃酥油茶:是把舂碎的核桃仁与清茶水加酥油用酥油茶桶捣匀而喝,不失核桃的香味 。
奶渣茶:是在清茶里放碎奶渣和少许糌粑煮沸喝 。在旧时的上层社会中喜欢用磨成粉末的绿奶渣加放在甜茶、奶茶、酥油茶里饮用和用来待客 。面茶,是在清茶里放少量带麦的面煮沸喝,被认为是老人,病人和产妇的滋补茶 。
牛油或羊油茶:将切碎的牛羊油在锅里熬化,加少许糌粑翻炒均匀,再掺入清茶煮沸喝 。这种油茶能御寒充饥,为秋冬的饮料 。青油茶,性质与牛羊油茶相同,是农区缺茶时在秋冬代茶的饮料 。
在青海、甘肃的藏族、土族劳动人民中,许多家庭是喝不起酥油茶的 。他们常用麦仁茶代茶 。把麦子用铁锅在火上拌炒开花,色呈焦黄时、用沸水冲泡即是饮料 。另外是将麦麸炒近糊色,用沸水冲泡代茶 。有客来,他们常用麦仁茶或麸茶待客 。有些贫困家庭,把饼在火上烘烤黄后,用鸡毛醮一点清油在焦黄的饼上扫一下奉献客人,再敬上一碗麦仁茶或麦麸茶,就是礼貌之举了 。
茶碗,藏族喜爱用木碗,特别喜爱错那宗(县)和达旺地区门巴族制作的木碗 。木碗是用质地坚硬的青杠树、米柳树、桦树和杜鹃花树的根做成的 。再是用瓷碗喝茶,一般富裕人家喜欢印有图案的碗和古瓷碗 。在少数大活佛和大贵族中常用银碗、金碗和玉碗喝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