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不准领导的心思就不要乱说话,这两个臣子死得莫名其妙!( 二 )


关键是在劝谏之前,估摸一下领导成色,看值不值得你去冒险 。

捏不准领导的心思就不要乱说话,这两个臣子死得莫名其妙!


04
当然也有值得犯言直谏的好领导 。
齐桓公很恼火,他跟管仲密议攻讨莒国,不知怎的,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谁泄了密?
齐桓公召管仲来责问 。
军国大事泄密要追责的,管仲哪敢背锅!
管仲心眼子多,瞬间反应过来:“这肯定是有贤人呀 。”
闻言,齐桓公果真脸色和缓了下来 。
为啥齐桓公脸色缓和了呢,因为齐桓公是真爱惜人才,手下重臣有的出身奴隶,有的来自敌国 。
为招致人才,齐桓公发明了“庭燎”,通宵燃灯火,待贤人自荐,这就是著名的“庭燎求贤” 。
管仲也曾辅佐齐桓公政敌,差点要了齐桓公的命,齐桓公不计前嫌,照样视为心腹 。
齐桓公宽宥下属过失,屈尊待贤,才有了齐国的强国霸业 。
管仲说有贤人,就是摸准了君主的脑回路,将矛盾焦点从泄密追责转移到寻找贤人上去 。
齐桓公在管仲的“启发”下突然想起来,讨论攻打莒国时,有一个拿扫帚的杂役,往他们那儿瞅了一眼 。
齐桓公把那个叫东郭牙的杂役唤来,一问,果真是他 。
齐桓公很好奇:“我俩窃窃私语,你怎么知道的 。”
东郭牙说:“君子有喜乐、钟鼓、清净三色, 你俩张牙舞爪的样子一看就是钟鼓兵革之色,这是要用兵啊 。君王所指的是莒国方位,尚未归顺的小国唯有莒国,所以猜测要伐莒 。”
东郭牙补充道:“俺们小人善于揣摩领导意图,我就是这样知道的 。”
东郭牙逻辑缜密,口才棒棒的,齐桓公大喜,又发掘一个奇才,泄密事按下不提了,把东郭牙加官进爵,皆大欢喜 。
齐桓公和后世的唐太宗一样,将大局放在私人情绪之上,虚己待人,屈己尊贤,善于包容宽宥,是值得下属辅佐和犯言直谏的好领导 。
捏不准领导的心思就不要乱说话,这两个臣子死得莫名其妙!


05
也有一种万能的玩法,参考周公旦与胜书的聊天记录:
胜书曰:“有事于此,而精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 。精言乎,务言乎?”
周公旦曰:“勿言”
胜书问:“拿不准的事,跟领导仔细说说不清楚,不说事又不成 。细说?还是不说?” 。
周公旦:“不说 。”
对呀,拿不准就不要说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