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


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世民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中国英雄造时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亲手缔造的“贞观之治”,历史评价是一个千古治世的光辉典范 。魏徵(现作“魏征”)生前是他最倚重的谏臣,为啥死后,李世民将他亲手为魏徽撰文的墓碑砸毁了呢?
(一)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经历了隋朝盛世、隋末动乱和灭亡,深深知道安生利民才是国家稳定富强的基础 。他登临御座后,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发展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使国家户籍增加,人口不断增长 。
他重视法治建设,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制订《贞观律》,明确了刑罚制度,同时制订死刑复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 。自己以身作则遵守国家法律,不纵容包庇犯法的亲属 。他重视对老百姓的教化,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注重选拔和任用官员,求贤纳才,知人善任,涌现出了魏徵、房玄龄、杜如晦、马周、刘洎、褚遂良等一大批治国良才 。
在国家安全方面,派出李靖等大将率重兵大破东突厥军,俘获了颉利可汗 。北部边境安定后,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重开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
一言蔽之,实现了内外和安,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 。这就是贞观之治的盛况 。
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


(二)谏臣魏徵功不可没
在贞观之治中,谏臣魏徵功不可没 。
魏徵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谏语,成为了李世民虚怀纳谏的指导思想 。由于他善于纳谏,从而涌现出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 。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伤感地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镜矣 。
魏徵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询问被俘的魏徵:你为啥与我作对?魏徵神色自若地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劝谏,就不会有今天之死 。李世民没有怪罪魏徵,还委以重任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魏徵从此做到知无不言,竭诚辅佐李世民 。据史载,魏徵对李世民犯言直谏达200余次 。
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


有次李世民准备对关中地区16到18岁的男子大规模征兵,魏徵极力反对,他说:如果把水抽干捕鱼,今年可以捕到很多鱼,明年就很难捕到鱼了 。这样干,不仅以后兵源枯竭,还会造成劳动力减少、农田荒芜、赋税无源、财政空虚的后果 。李世民认真考虑后,认为魏徵说得完全正确,就终止了这个计划的实施 。
在群臣的怂恿下,李世民准备到泰山去封禅祭天,炫耀自己的德行 。魏徵明确地劝告李世民: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到的破坏迄今还没恢复过来,如果陛下去封禅,必然要带大批官吏和卫队,要给沿途的老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 。李世民由此想到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取消了封禅计划 。
魏徵经常劝告李世民要居安思危,自始自终要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 。有段时间,魏徵觉得李世民不像过去那样勤于治国了,还专门写了一份谏书呈上 。李世看后觉得他说得很好,就把他的谏书贴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处理政务不能松劲 。
(三)魏徵死后李世民态度变了
魏徵刚死时,李世民十分悲痛,亲自给其起草碑文和撰书,给予了极大的哀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