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寄生虫病防治大全


猪寄生虫病防治大全

文章插图
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有蛔虫、疥螨、猪毛首线虫(鞭虫)、肺丝虫、弓形虫、球虫、囊虫、旋毛虫等,但以蛔虫、球虫、弓形体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较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猪寄生虫病防治大全吧!
【猪寄生虫病防治大全】
猪蛔虫病
【症状】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奇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仔猪 。成虫寄生时表现消瘦、贫血、生长缓慢,蛔虫数量多时引起肠梗阻和肠穿孔,出现相应症状 。幼虫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 。
【防治】加强猪舍卫生,保持清洁 。定期驱虫,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对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1次 。用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洗、喷、洒患部,每天1次连用3天 。
猪球虫病
【症状】猪球虫病只见于仔猪,常发生于7~21日龄的仔猪,发病率可达50~75%,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有时可达75%,尤其在温暖潮湿季节严重 。成年猪为带虫者,是传播本病的源泉,多呈良性经过 。常见食欲不振,腹泻、消瘦,一般持续4~6天,粪便呈液状或糊状,呈黄白色,偶而可见便血 。重病的可因脱水而死亡 。
【防治】猪球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带虫猪和污染的场地,因此预防本病应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的综合措施 。成年猪多为带虫者,因此再母猪分娩前两个月应该给其驱虫,粪便即时清除、发酵、消毒,垫草更换,环境消毒,使母猪在清洁的状态下进行生产 。如发现病猪,应即时隔离,积极治疗 。
猪弓形虫病
【症状】猪弓形虫病分布十分广泛,全国各地均有报道且各地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发病率可高达60%以上,病死率可高达64%,10~50千克的仔猪发病尤为严重,多呈急性经过 。病猪突然废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稽留7~10天 。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流清鼻涕,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常出现便秘,呈粒状粪便,外附黏液,有的患猪在发病后期拉稀,尿呈橘黄色,少数发生呕吐 。患猪精神沉郁,显著衰弱 。发病后数日出现神经症状,后肢麻痹 。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等处出现紫红斑或问有小点出血 。有的病猪在耳壳上形成痂皮,耳尖发生干性坏死 。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和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 。孕猪常发生流产或死胎 。有的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甚至失明 。有的病猪耐过急性期而转为慢性,外观症状消失,仅食欲和精神稍差,最后变为僵猪 。
【防治】防治本病多用磺胺类药物,每千克体重磺胺嘧啶(SD)70毫克和乙胺嘧啶6毫克联合应用,每日内服二次(首次加倍),连用3~5天 。磺胺6甲氧嘧啶(SMM)6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5天 。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含2%的三甲氧苄氨嘧啶)0.2毫升,每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用3~5天 。磺胺甲基异恶唑(SMZ)100毫克,每日内服一次,连用2~3天 。禁止猫接近猪舍,饲养人员也应避免与猫接触 。不给猪喂食生的碎肉 。
猪疥螨病
【症状】猪疥螨多发于5月龄以下的猪 。病猪皮肤发痒,病变常由头部开始,如眼、耳的周围,以后蔓延到背部、躯干两侧及四肢 。病猪由于疥螨虫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表现剧烈的瘙痒,在圈内栏柱、墙角、食槽、石头等处磨擦 。病变部猪毛脱落,皮肤变厚、干枯、有皮屑,以及形成皱褶和龟裂 。病程延长和病情严重时,食欲减退,精神委顿,日渐消瘦,生长缓慢或停滞,贫血,甚至发生死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