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把母猪产力一步步搞没的

维持正常分娩,需要足够产力,自然情况下,母猪分娩产力是够用的,在工厂化集约化猪场,怎么就会产力不够呢?通过一线调查研究发现,母猪分娩产力是猪场管理者不知不觉中一步步搞没的!
我们先来看看母猪产道的解剖结构


从解剖结构看,母猪很难发生难产,据猪病学统计,母猪难产率大约3% 。但据PSY应用研究院调查调查的1356家规模猪场发现,母猪难产(真性难产和产程过长,以下统称难产)发生率达到70%!

我们是怎样把母猪产力一步步搞没的



那么,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在自然情况下,母猪是很难发生难产和产程过长的,人工养殖的母猪为什么难产和产程过长发生比例就这么高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通常所说的难产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再来看看猪病学的统计数据 。


我们再接着分析,形成分娩的产力,是怎么构成的,从哪里来?


笔者认为,产力由五部分构成,图示如下 。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高比例难产的猪场是怎么一步步把母猪的分娩产力搞没的 。


第一是宫缩力

这是构成产力最主要的力量,这个力量不是自主控制的,由激素——内源性催产素主导 。
所有影响内源性催产素分泌的因素,都会削弱宫缩力的发挥 。内源性催产素是一种神经激素,由大脑垂体后叶分泌分泌的,不要以为它是子宫分泌的,刺激内源性催产素分泌的因素包括来自子宫颈和阴道以及哺乳对乳腺产生的刺激和配种时对性敏感区域产生的刺激,反射引起大脑中的垂体后叶分泌的 。
这里笔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内源性催产素,是因为内源性催产素与外源性催产素作用方式有区别 。内源性催产素在分娩中引发“阵缩(有节律的蠕动性收缩)”—触发仔猪“挣扎力—胎儿力”,而外源性(大剂量)催产素在分娩中引发痉挛性收缩—导致仔猪“憋死” 。
比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