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训练

高三作文训练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的训练,高一、高二侧重培养写作习惯 和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高三则需要培养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应试作文的能力 。 前几年,高三作文训练一般以给材料写议论文为主,但是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高三作文训练敲 响了警钟--不能再让材料议论文的写作模式禁锢学生的思想 。 习惯于模式作文指导的老师,习惯于模式写作的学生,如何在高三作文训练中改变原来的文风,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笔者在这里结合作文训练实际,对高三阶段作文指导做一些探讨 。
首先,高三作文训练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已经传递给我们作文指导的信息,即在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上下功夫 。 未来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是毋庸置疑的,作文本身又是学生思想和认识水平的体现,如果作文训练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不能说不是作文教学的失误 。 只要教师科学引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解决不好的教学难题 。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我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合理设置引发学生思考的材料,明确训练目标 。 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充当一个点火者,让学生自己去燃烧思想的火焰 。 既然是思维训练,就应注意引发学生思考,解决写什么而不是怎么写的问题 。 学生插上了想象的 翅膀,然后才能在文字的天空飞翔 。 我曾经用一组几何图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 材料是从直线、曲线、等腰三角形、梯形、不完整的圆中任意选择一个图形,展开联想,联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 在学生讨论之前,我提示学生由图形到拟题的思维程序是:图形→象征意义→ 联想人事→确定观点→拟题 。 比如,由直线想到无尽的人生之路,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在人生 路上留下足迹,拟题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学生有了思维样本,思路就打开了:有的把曲线想象成波峰浪谷,想到人生有辉煌也有失意,拟题为平平淡淡才是 真 ;有的把倒立的三角形想象成古代计时用的沙漏,拟题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有的把梯形想象成人生的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角色,主张扮演好生活的角色;有的把不完整的圆说成是人生的缺憾,想到古代四大美人虽有各自的缺憾,但并没有影响她们的美,拟题为缺憾也是一种美;有个同学把所有的图形都考虑进去,认为每个图形都代表一种人生,认为人生有平凡、有波折、有辉煌、有缺憾,但只要充满信心,就能活出生活的色彩,拟题为活出生活的色彩 。 由此可见,通过思维训练,学生对事物有了深刻认识,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文章的立意就不会流于俗套 。 而我们一直在向学生强调的中心思想问题 也就得到了落实 。
第二,高三作文训练应该尊重学生的创作主体意识,让他们写出真情实感
反思高考作文之所以出现新式八股文,是因为长期以来模式化训练湮没了真情实感的表达 。 有一本 《新概念作文》非常受学生欢迎,里边的文章选材涉及父母离异、中学生早恋、文理选择、师生众相、成人感受等各个方面,充分表现了当代中学生的理想人格和人生追求 。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应该把高中生看成是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允许他们以他们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和人生,让他们的作文与文学创作接轨,变被动写作为主体创作,这样才能乐于写,写出真情实感 。 一个同学在他的习作《啊,语文》中写道:以前,一提到语文,我就头痛, 尤其怕作文 。 老师强调真实才能感人,我就写了《我是一个笨小孩》,写出我笨的苦恼,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当了范文呢 。 我认为高三阶段虽然要接触各种类型的作文材料,写各种体裁的文章,前提也离不开学生对真善美、假丑恶的真实感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