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饥饿感高三作文

说到饥饿感 , 笔者想起来鲁迅前辈多篇著作中阐述了“饥饿意识” , 当然他老人家说的“饥饿意识”包括着“精神饥饿” , 忘记了他在那一篇文章中说人在饥饿的时候 , 鼻子特别的灵敏 。 饥饿意识大概是人类生理本能最原始的一种基本求生欲望 , 就像植物的生命离不开适宜的温度、阳光和水 。
人为什么会懒惰呢?定然是他缺少“饥饿感” , 衣食无忧之人容易“肚腹饱胀、消化不良” , 他何苦去自寻“饥饿感”呢?蚂蚁为什么能搬动重自己身体几十倍的食物呢?它的壮举就是在饥饿感的驱使下完成的 , 看来饥饿感就像生活中的危机感 , 是人生迫于生存而去奋斗的一种动力 。
笔者还是喜欢高尔基前辈的名言:“我扑在书上 ,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 ”行笔至此 , 想到《名贤集》有几句话说的好:“寒门生贵子 , 白屋出公卿 , 将相本无种 , 男儿当自强” 。 读着至理名言眼前浮现出了宋代豪放词祖范仲淹前辈 , 这位宋代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 他从小家境就特别的艰难 , 两岁失父 , 家贫无依 , 母亲改嫁了长山朱氏 。 他懂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 , 挥泪辞别母亲去南都学舍求学 , 进入学堂不分昼夜发愤读书 , 五年没有脱衣睡过懒觉 。 因为家贫带到学堂的米根本不够他吃饱饭 , 只能天天煮一碗稠一点的粥 , 凉了以后划成四块 , 早上吃两块 , 剩下的两块饿到太阳落山了还舍不得吃 , 因为他晚上熬夜读书还要以它充饥 , 饥饿常使他发昏疲惫 , 但他用冷水洗脸后继续苦读 。 一同窗学友 , 家境殷实 , 一日 , 家里捎话让他回去 , 在临行前他把带到学堂吃的肉菜都送给了范前辈 。 过了几天同窗学友探亲回来 , 看到他送的肉菜范前辈根本动也没动 , 早发霉变质了 , 就问到:“家父知道你过的清贫 , 让我把肉菜送给你 , 你为什么不吃呢?”范前辈回答道:“不是我不怀感激之情 , 是我吃粥久了感觉心安口顺 , 如果享受了如此丰盛的饭菜 , 以后的日子怎能静心吃下这些粥呢?”笔者感悟范前辈拒受馈赠的原因 , 是他深知由俭入奢易 , 由奢入俭难 , 害怕自己染上了奢侈的不良习惯 。 所以他一生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饥饿感” 。
时下 , 年轻家长们一提到教育孩子就大倒苦水 , 诉说着现代孩子教育的困难 。 其实家长就是立在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 , 孩子厌学、贪玩、虚荣等不良习惯 , 还是习染了家长的不良嗜好 。 在一个家庭中必须存在着一种“饥饿感” , 衣食无忧的家长就难以培养出勤奋学习的子女 。 “饥饿感”在家庭中并不是吃不饱肚子 , 而是家庭中每一个成员 , 具有一种积极向上进取的好家风 。 家庭中的“饥饿感”还能滋生出勤俭持家来 , 勤 , 是具有勤学、勤劳、勤奋的辛勤观;俭 , 是具有生活勤俭节约的朴素观;持 , 是家庭成员具有温和、善良、恭敬的美德观;家 , 是要具有欢笑声、读书声、琴声和淡泊的幸福观 。 世上没有天生好逸恶劳之人 , 但是和家教中的娇生惯养是息息相关的 。
因为伟大的饥饿感周恩来前辈在12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因为伟大的饥饿感李白前辈才会有“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因为伟大的饥饿感王之涣前辈才具有“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的进取心;因为伟大的饥饿感文天祥前辈才具有了“是气所磅礴 , 凛烈万古存”的浩然正气;因为伟大的饥饿感岳飞前辈才具有“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精忠报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