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克服孩子的惰性 怎样克服孩子的惰性( 二 )


7、设定例外规则 。 例外规则的存在 , 是为了让习惯的培养变得更有弹性 , 以避免因自我厌恶的无力感而导致习惯培养失败 。 不要因为其中一两天的特殊原因没有坚持 , 就认为自己失败 , 并放弃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 。
8、是循序渐进 。 良好的习惯既不能一朝一夕养成 , 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统统形成 。 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的微习惯 , 先设定一个目标 , 再把目标拆解成几阶段 , 订到小到不能再小为止 。 因为只有足够小 , 才能让大脑不会受到威胁 , 然后每天继续 , 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 当达到一定阶段时就设一种奖励 , 以此来鞭策坚持行动:目标是结果 , 而习惯是过程 。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曾讲到过自己的经历 。 他最开始想按照计划 , 每天做30分钟的俯卧撑 , 结果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 。 直到有一次 , 他想随便做一个也好 。 于是 , 在他开始做第一个俯卧撑的时候 , 改变发生了 。 做完第一个 , 他就有了动力做第二个、第三个……那一段时间里 , 他完成自己目标的方法 , 就是每天只要求自己做一个 。 后来 , 他将这种方法用到阅读和写作上 , 每天只写50个字 , 最终写出了畅销书《微习惯》 。 所以 ,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微习惯开始 , 选择一个微习惯 , 挖掘它的内在价值 , 然后就把这个微习惯纳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 同时建立一种回馈的机制 , 不断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 从完成微小的任务开始 , 最终超额完成 , 会发现坚持下去后居然成了习惯 。 比如:每天晚上刷牙时背3个单词 。
9、是积极参与 。 积极参与中 , 从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 , 养成孩子手脚麻利、眼明手快的个人素养 。 另外 , 除了自己的事情积极参与之外 , 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建设 , 比方说扫地、垃圾分类 。 还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 讲故事、背诗、画画、唱歌 。
10、是动笔积累 。 记笔记 , 读报、听课、听讲都要动笔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其次 , 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 精心推敲、锤炼 , 准确地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 最后是积累 , 摘抄摘录好句子、好语段、好文章、好例题等等 。
11、是区别对待 。 人的习惯有三个方面:行为习惯、身体习惯和思维习惯 。 行为习惯包括阅读、记单词、写日记、写作等等 , 只需变动一些行为就能养成的简单习惯 , 难度等级较低 , 通常1个月左右就能养成 。 身体习惯包括早睡早起、健身、跑步 , 需要牵动整个身体的力量的习惯 , 难度等级一般 , 差不多要3个月才能养成 。 思维习惯包括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逻辑能力的养成 , 难度最高 ,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 , 通常是以年为单位 。 例如 , 一个球加一个球拍要11块钱 , 球拍比球贵10块钱 , 请问球是多少钱呢 。 你是不是第一反应觉得球拍是10块 , 球是1块钱?只要稍加思考 , 我们就会发现 , 这个答案明显是错的 , 球拍就比球贵9块钱 , 完全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思维习惯 , 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 , 所以要让孩子脑子不偷懒 , 就需要不断地刺激它 , 多思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