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树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香樟基本特征及种苗繁育技术

香樟基本特征及种苗繁育技术
陈兰兰
目前,香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普遍,既能改善园林环境,又能净化城市空气 。现今,香樟树种繁育工作低效开展,意味着香樟物种资源逐渐减少,最终生态平衡效果受到影响 。基于此,本文探究香樟种苗繁育技术要点,以便为种植户提供实践指导,从整体上提升香樟种苗繁育水平 。
1 香樟基本特征
香樟又被称为樟树、乌樟,属于章科乔木的一种 。香樟在热带、亚热带区域较常见,其树高为33~45 m,树冠广卵形 。该树种喜阴,适宜在暖湿气候中生长 。幼龄香樟树颜色多为绿色,成长期香樟树颜色以褐色为主,并且叶片形状随着生长期的改变而变化 。香樟花期在4月中旬,果实成熟期为10月中旬 。香樟生长方式主要有2种,即天然生长和人工种植,其根系较发达,意味着香樟树种具备较强的再生力 。
2 种苗繁育技术
2.1 采种
选择香樟树种时,优选籽粒饱满、色泽鲜明的树种,以便为播种工作做好准备 。采种期间,种植户应合理把握采种时间,最佳采种期即果实成熟期,待颜色呈黄绿色(种皮)或紫红色(内种皮)时,方可执行采种任务 。接下来认真筛选香樟种子,并对筛选后的种子进行浸泡、漂洗、晾晒 。
2.2 优选苗床
选择苗床时,应满足温湿条件、地势平坦、土壤深厚等条件 。与此同时,地下水位控制在55 cm以下 。按照上述标准选择苗床,与香樟生长要求一致,有利于培育优质、健硕的香樟树木 。
2.3 土地翻耕
整地过程中应优选整地时机,一般霜降前期完成土地修整工作,以此优化土壤结构,并有效抵御病虫害 。首次整地工作结束后,于播种前7 d进行犁地,清除杂草、适量施肥,必要时应用灭菌药剂予以杀毒,以增强种子抵抗力 。具体来说,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能起到土壤灭菌作用。
2.4 种芽催生
香樟种子播种前,对其进行催芽处理,以提高树种生长能力,同时为日后树种管理提供便利 。催芽要求为使用高锰酸钾浸种 2 h,之后将种子置入 48 ℃温水中,浸泡 3 d左右 。按此要求执行催芽任务,树种发芽时间至少提前7 d,并且香樟树种长势均衡 。待外壳破裂后,将种子放置于箩筐内,并且箩筐内铺垫薄厚适中的稻草,最后种子外表覆盖棉絮,将其置于光照充足的区域,直到萌发胚根 。
2.5 播种
香樟树种播种时,优选条播方式,最佳播种季节为春季 。若种植户选用撒播方式,那么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0 mm,播种量为14 kg,播种要求如表1所示 。

香樟树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香樟基本特征及种苗繁育技术


表1 香樟树种播种条件
香樟树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香樟基本特征及种苗繁育技术


播种后平整土地,应用稻草压实土壤,并适量喷水,以便保证土壤湿润度 。若所在地区气温较低,为避免香樟树种出现冻害,视情况覆盖薄膜是极为必要的 。
2.6 管理
基础繁育工作结束后,探索苗床管理方法,意味着香樟树种能在良好环境中生长,这对香樟健康生长有积极影响 。此外,稳步落实苗床管理工作,有利于降低病害发生率 。播种30 d后,树种嫩芽萌发,待树种出土后,逐步去除覆盖物,视情况进行间苗,以提高香樟树质量 。
3 香樟繁育技术要点
3.1 嫁接繁殖
开展香樟嫁接繁殖活动时,种植户应掌握嫁接繁殖技术要点,以此提高嫁接成功率,取得良好的香樟种苗繁育效果 。首先,适当把控接穗采集时间 。一般2月是最佳采集时间,接穗采集期间优选母树树冠一二年生枝,嫩芽数量最少为2个 。若错过春季采集时机,于夏季开展接穗采集操作未尝不可 。采集后的接穗用湿润纸张包裹,并置于阴凉通风处 。其次,合理控制嫁接时期 。香樟嫁接时机多为春夏两季,其中3月中旬和5月中旬是最佳嫁接期 。然后,优选嫁接方法 。通常,可供选择的嫁接方法有2种,如芽接,对于带木质部芽接,即利用特定工具于接穗芽上部 0.4~0.9 cm处向芽下部倾削至芽的下方0.7~1.1 cm处,通过刀刀相交的方式获取盾形芽 。对于方块形芽接,即切取大小适宜的砧木物料,并获取方形芽片,将方形芽片切口与砧木切口密切贴合 。最后,高效管理嫁接苗 。通过抹芽、接口固定、剪砧等操作提高嫁接苗成活率,在这一过程中适当补给养料,视天气情况调整剪砧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