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的由来

【醉翁亭的由来】

醉翁亭的由来


很多人都在问醉翁亭的由来 , 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醉翁亭的由来 。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 , 欧阳修来到滁州 , 认识了琅琊山琅琊寺主持僧智仙和尚 , 并很快结为知音 。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 , 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 , 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 , 欧阳修亲为作记—《醉翁亭记》 。从此 , 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 ,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 饮少辄醉 , 而年又最高 ,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因此得名 。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 《醉翁亭记》初刻于宝宋斋石碑 。
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 , 因原《醉翁亭记》石刻字小刻浅难以久传 , 由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 。
南宋至明代 , 醉翁亭周围又陆续修建了二贤堂、宝宋斋、意在亭、古梅亭、怡亭、览余台等九个亭台堂阁 , 形成一组建筑群 。
明代 , 醉翁亭开始兴盛起来 。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 , 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