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的密接和次密接区别是什么?
密接的密接和次密接区别是密切接触者是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次密接是与密切接触者接触且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
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对密切接触者采取“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控措施,集中隔离期限从其与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隔离时间总长为21天 。须对次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控措施,居家隔离期限从其与次密切接触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管控时间总长为14天 。
集中、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区别: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指被隔离观察的人员在指定场所接受集中管理,由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及生活保障服务 。每名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在单独的空间内进行隔离观察,直到隔离期满,集中隔离期间不得离开房间,不接受外来人员探访 。隔离期间每3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是指在家庭环境下进行独立居住,居家隔离环境要具备“一人一户一门” 。居家隔离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外出,不得接受外人来访和探视 。隔离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应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如身体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报告社区工作人员 。隔离期间前三天开展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隔离期满再开展1次核酸检测 。
居家健康监测:是对相对风险较低的人群实施的的一种医学健康管理要求被监测人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不流动,外出时做好防护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前三天开展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居家健康监测结束后再开展1次核酸检测 。
次密接人员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如下: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的诊疗活动的医务工作者;
4、在办公、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怎样判定密接和次次密接】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不同交通工具密切接触判定方法不同;
8、暴露于可能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环境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
什么叫密接和次密接
密接者是指密切接触者,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出现症状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采集标本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次密接者是指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指从密接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发生首次接触,到被隔离管理期间,与密切接触者有近距离接触且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
次密接者怎么判定
为了能够更快的控制疫情,往往会与确诊人员都会进行追踪溯源的,而对于确诊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也会进行隔离观察 。密切接触者是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例如办公室的同事、同班同学、同机的乘客等 。在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其感染发病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与病例接触时,病例是否处于传染期、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例的接触方式、接触时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和物体的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可以用A、B、C、D来打个比喻 。如果A是确诊病例,B与A曾在一起生活、工作、吃饭等,就是密切接触者 。而C与B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就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那C就是次密切接触者 。D则是与A和B有过交集,但没有过密切接触的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密切接触者指的是跟病例发病之后有近距离接触,但是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 。比如,在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直接照顾病例的人员,或者在电梯、活动室等同一场所内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以及共同就餐、共同娱乐的人员 。因此,小区居民是不是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要根据是否与病例接触,接触的方式、接触的时长、接触的场所等综合判定,不应该把全小区的人员都作为密切接触者 。
推荐阅读
- 有时空交集算密接吗
- 怎么能让金毛犬听话 让金毛犬听话要怎样做
- 敏感多虑型孩子怎么引导 孩子焦虑敏感多疑,怎样做心理辅导
-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怎样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遇到困难怎么引导举例
- 孩子说我害怕,应到怎样教育孩子 孩子说害怕同学怎么引导
- iphone还原网络设置会怎样
- 怎样开导青春期谈恋爱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谈恋爱怎么教育和疏导
- 怎么引导孩子的隐私 怎样引导孩子保护自己隐私
- 怎样引导离异家庭的孩子 离异的孩子怎么正确引导
- 怎样改变孩子胆小害羞心理疏导 怎样改变孩子胆小害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