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意义是什么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意义是什么



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相互关系的意义 。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象征着整个家庭的团圆以及和谐与幸福 。 人们也想念失散的亲人 , 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祝愿 。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意义是什么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 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 , 十五日夜为“正灯” , 民间要点灯盏 , 又称“送灯盏” , 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 。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 , 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汉明帝永平年间 ,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 , 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 南北朝时 , 元宵张灯渐成风气 。 梁武帝笃信佛教 , 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 。 唐朝时 , 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 , 佛教大兴 , 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 , 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 。 从唐代起 , 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 古人称夜为“宵” ,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 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 , 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 , 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 , 又称上元 , 唐末才偶称元宵 。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 到了清朝 , 就另称灯节 。 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 , 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
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1、吃汤圆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意义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 , 元宵佳节要吃汤圆 , 汤圆始于宋朝 , 当时是叫“元浮子” , 到了明朝改为元宵 , 就是现在的汤圆 , 正月十五吃汤圆 , 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 圆圆满满 , 现在的汤圆 , 品种繁多 , 口味越来越好 。
2、耍龙灯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意义是什么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 , 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 , 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 , 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 , 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 华夏崇尚龙 , 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3、舞狮子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意义是什么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意义是什么】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 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 南北朝时开始流行 , 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据传说 , 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 , 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 , 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 。 有记载的舞狮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