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成书背景是什么

【道德经的成书背景是什么】

道德经的成书背景是什么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其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代表了当时我国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
《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其思想内容却非常丰富,涉及许多方面 。其写作基础及背景主要有三点
一是老子静思好学,为他打下了渊博的知识基础 。老子自幼聪颖,常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进取精神 。他常常为此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老子如饥似渴地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史 。他的学识已远近闻名 。
二是超脱的环境和明智的境界为他提供了记录和评议时事的条件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末期,经历了时事的严酷动乱与变迁,目睹了百姓所遭受的艰辛苦难,体察到民虞深重与民怨沸腾,国脉民命皆濒于危机之中 。他身在朝廷,洞察时弊,凭借超然的环境,远见卓识的才能,卓尔不群的境界,旷古之智与气魄,关爱民生和关切世事的胸襟,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充分表现了伟大哲人旷达深邃,心系国脉民命的意志与智慧 。
三是共同的志向成就了彪炳千秋的著作《道德经》 。据载,函谷关守关关令尹喜少时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他早闻老子大名,见老子倒骑青牛而来,当即叩见并引至官舍,焚香而行弟子之礼 。他恳求老子著述所学,以造福万代 。尹喜的举动和素养打动了老子 。共同的语言和志向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
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