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节气介绍


冬天节气介绍


1、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 。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
2、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南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
【冬天节气介绍】3、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 。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 。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 。
4、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 。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冬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
5、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 。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 。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 。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
6、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时节 。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