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景点介绍

弄堂又被称为里巷,作为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不仅是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象征,还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弄堂文化,而且承载着老一代上海人的回忆 。
弄堂是“里弄”的俗称,从命名就可以看出居住环境的好坏,从低到高进阶可分为弄、里、坊、邨(村)、公寓、花园、别墅等 。
弄堂的行行种种、弄堂里飘散着的浓郁的烟火气、还有弄堂里邻里交往的感动……都是千千万万个上海人忘不掉的亲切记忆 。
展开全文
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
它是构成上海城市的建筑特色
它是上海人的生活空间

上海豫园景点介绍


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依托
但是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逐渐取代了这种传统民居 。所幸,一些弄堂还是被保存下来隐于高楼之中 。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上海最具历史的十大弄堂,感受遗留在过去的上海城市文化 。
一、淮海坊
淮海坊原名为霞飞坊,位于淮海中路927弄,位于淮海中路927弄 。1924年由教会普爱堂投资建造,占地面积为17333平方米,共有3层砖木结构房屋199幢 。
淮海坊属于典型的新式里弄建筑 。建筑群总体布局规整,样式和规格统一 。大面积整齐的双坡屋面和统一的清水红砖墙面构成了建筑群的整体特色 。
俗话说,一个淮海坊,半部民国史 。由于居住条件优越,吸引了竺可桢、徐悲鸿、巴金等著名人士的青睐,因而又被称为“名人坊” 。
二、老城厢
拥有700多年历史的老城厢,位于上海城东南,由弯曲的人民路、中华路围成,占地约200公顷 。
作为上海城的起源地,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共有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九座城门 。清末,随着城墙的拆除,在原护城河处筑起了中华路和民国路(解放后民国路改称“人民路”),如今仅在老北门的大境阁一处保留有一段旧城墙的遗迹 。
被称为“上海的根”的老城厢,文物古迹众多,名园、名人住宅、会馆、公所集中,除了著名的豫园、老城隍庙、老城墙大境阁等,还有徐光启故居“九间楼”、深宅大院内精美的“书隐楼”等一批古迹遗址 。
三、步高里
步高里位于黄浦区(原卢湾区)陕西南路和建国西路交界处,为典型的旧式里弄住宅群,由法商建于1930年,曾属于上海法租界 。共有砖木结构二层石库门建筑78幢,形成了完整的里弄街坊格局,弄堂口的中国式牌楼独具特色 。
步高里在陕西南路和建国西路弄口各有中国式牌楼一座 。陕西南路弄口牌楼为三间三楼式,歇山式筒瓦飞檐顶,有装饰性斗拱 。白墙、黑字、红瓦灰柱,有中文“步高里”、法文“CITE BOURGOGNE”、以及“1930”等字样 。每幢住房都有小天井,落地长窗 。
巴金、胡怀琛、张辰伯、平海澜等著名人士曾先后居此 。屋脊红瓦如鳞,老虎窗藤蔓缠绕 。
四、愚园路749弄
愚园路749弄被称为是“最隐秘”、“最狡黠”的弄堂,处在正日益变得热闹而喧哗的镇宁路西端、愚园路南端 。之所以让大家觉得神秘正是由于他的历史 。
749弄曾经住过伪特工总部头号人物李士群(63号),上海市长周佛海(65号)和黑社会老大吴四宝(67号) 。因为时刻都有被刺杀的危险,所以他们必须选择一个有如迷宫一样的弄堂,方便他们抽身逃跑 。
而749完美贴合他们的需求 。
它由三幢“神秘别墅”构成 。一个小小的弄口,不经意间也许就走过去了 。一旦进入其中,会发现曲折蜿蜒的弄堂内,豁然开朗 。弄连着侧弄,侧弄又连着小侧弄 。在小侧弄堂昀不可思议之处,往往又有一条暗道,穿过暗道之后,就到了另外一个更为开阔的侧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