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股本是怎么算来的


股票的股本是怎么算来的



【股票的股本是怎么算来的】总股本成本价和主力成本价与现价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根据投资者购买时的价位和其他费用计算 。比如你购买一支股票时的价位是2 。0元,购买数量10000股需花费20000元,另外按现行印花税税率为1‰计算你的购买行为付出的税收为20元,则你购买这支股票总成本为20020元假设股票价格变为X时你的总成本刚好和总收益持平,则X就是成本价 。
卖出股票时也要付1‰的印花税,所以总收益要减去1‰税率计算的交易印花税 。列出方程:X*10000*1-1‰=20020得到X=2 。004,这就是你的成本价 。股价被低估并不一定是每股净资产高于股价时才发生,判断股价是否被低估一般以该股票的本益比来衡量 。
本益比为一般投资人最常用的相对价值指标 , 其概念很简单,即为P/E股价/每股赢余 , 而随着个产业的成张性与风险性不同 , 所享有的本益比不一样 , 一般来说 , 高成长及低风险的公司将享有较高的本益比 。本益比与收益率有关 , 收益率在没有股票差价的前提下 , 表明自己从红利分配中已经赚到了多少钱 , 本益比则表明自己能够赚到多少钱 。
之所以有差别 , 是因为上市公司在决定分配方案时 , 有的是将所获利润全部或大部分都分配掉这时二者接近 , 有的只分配一部分 , 剩余的留作积累这时本益比小于收益率 。投资者从落袋主义出发 , 常认为分配到手的钱才是真的 , 所以希望公司多分 , 而有的公司为了日后经营得更好 , 希望少分一些 , 以便有充裕的资金投入经营 , 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 。
其实 , 只要公司留存的盈余未被挪作他用 , 多保留一点盈余并非坏事 , 经营扩大 , 利润增多了 , 会促进股份上涨 , 而未分配的利润始终属于股东的 , 这样股东日后既可得到应得的红利;又有可能取得股票差价收益如果卖出的话 。所以判断一只股票好坏 , 自己从中得利多少 , 只看分到手的现金多少是不够的 , 就是说不能只算收益率 , 还要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 , 看它一共有多少税后利润 , 分配了多少 , 留下了多少 , 本益是多少 , 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公司经营得好坏 。
一般评估一支股票价格是否被低估是看一定时期内的本益比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