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的生平简介介绍,张仲景的著作有哪些?( 二 )


他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 。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 。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 。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 。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 。《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
撰写医书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 。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汉代从汉武帝开始实行举“孝廉”“良才”的选官制度,“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 。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 。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 。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 。)东汉末期多举世家子弟,仲景承袭家门,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 。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长沙郡:秦置,下辖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治所湘县【今长沙市】 。长沙太守,类似今天湖南省省长) 。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 。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 。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 。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 。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 。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 。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 。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 。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 。他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 。
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 。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 。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 。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 。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 。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 。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 。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 。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