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指的哪三伏( 二 )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 , 阴历乙酉(鸡)年 。“三伏”是:7月15日 , 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 , 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
一般年份 , 每伏十天 , 三伏共三十天 。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 。因此 , “三伏”期共四十天 。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 , 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 , 前后正好四十天 。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 合起来称为三伏 。俗话说“热在三伏” , 按照我国传统历法 , 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 ,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 , 每伏10天 , 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 , 比如今年 。一般说来 , “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 。当然 , 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 , 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 , 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 , 甚至不一定在“三伏” 。但不管怎么说 , “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 , 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伏天的算法?
怎样计算伏天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不尽相同 , 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古代流行的“干支纪日法”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 ,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
如今年是乙酉年 , 7月9日是甲午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 , 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 , 而庚属金 , 金怕火烧熔(火克金) , 所以到庚日 , 金必伏藏 。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 , 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为10天 , 有的年为20天) ,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 , 也称终伏(有10天) , 总称为三伏 。
今年初伏是7月15日到7月24日 , 中伏是7月25日到8月13日 , 终伏是8月14日到8月23日 。不过 , 节气、伏天的说法 , 多适用于黄河、长江流域一带 , 对广东来说并不是很确切 。
今年进伏前 , 广东天气也很热了 , 7月上旬 , 广东省不少地方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 。从多年平均气温看 , 5月的中下旬到9月 , 可以说是广州的夏季 , 均有可能出现35℃以上的高温 。说伏天是广东最热的一段时间虽然没有错 , 然而讲七八月份是广东最热的月份(一段时间)则更符合实际 。
广东省的高温绝大多数出现在七八月份 , 这两个月里出现高温的日数占全年高温日数的69%以上 。今年中伏就有二十天 。夏九九歌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 , 每九天为一九 , 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