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字旁加个石

经公众号“天一阁”(ID:nbtianyige)授权转载
在纸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除了把文字记录在甲骨、金石上之外,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长的便是竹和木了,而经过加工后写了字的竹和木就称为“简牍” 。
简牍

木字旁加个石


其实“简”和“牍”是不同的概念 。
实物长这样子:
展开全文
▲窄为简,宽为牍
而爱取名的古人还根据简牍的不同形制,将其称为 “觚”、“檄”、“笺”、“札”、“牍”等 。
看着可能有点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
木字旁加个石


▲觚[gū]
觚,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操觚,就是拿着木板写字,也就是写文章了 。
觚通行于战国至魏晋,唐颜师古注《急就篇》云:“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 。”
▲尼雅汉简 “幸毋相忘”——一封两千年前的情书
那么问题来了,简牍上都 “书”些什么呢?主要有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等 。
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也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 。
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 。
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便是信封的起源 。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 。
再来说说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尺牍”,顾名思义就是长一尺的木牍 。
它常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也因此成为信件的代称 。
还有一种短小的简牍叫“笺”,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上以备参考之用 。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 。
现代书籍的一页,在古代的书籍中有个相似的单位——简 。
一枚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 。较长的文章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
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 。一“篇”可能含有数“册” 。
接下来让咱们看看下面这尊秦文官俑腰间的小道具
▲秦文官俑
这是刀和磨刀石,难道秦文官还兼职屠夫的工作?
不不不,其实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汉书》:“削,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 。”这套装备可是秦代文官标配用品,而简牍上的文字则是用柔软的毛笔书写的 。
关于字体,先秦的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 。
郭店楚墓竹简
书体是先秦时代的“科斗文”与“古文篆书” ,用笔清劲圆美,秀润婉转 。是楚系墨迹中惟一可以揭示虫书秘奥的作品 。
战国早期 信阳市长台关楚简
书体为楚系古文,字势开阔,结体匀停方扁,用笔圆曲流畅,横画收锋每每向下回曲,书风疏宕抚媚 。
居延汉简
书体基本上为隶书章草,有的字形工整,结体严谨;有的轻灵飘逸,烂漫多姿;有的敦厚朴茂,端庄古雅 。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 。
简牍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