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银河背后 吉利是真着急了( 二 )


相比之下 , 曾经的手下败将比亚迪 , 已经依靠多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 在2022年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 。而各个细分品类的销量榜中 , 比亚迪的宋、元PLUS、秦和汉成为了新一代的爆款车 。
在成为了全年销冠之余 , 比亚迪还推出了剑指百万元豪车市场的仰望品牌 , 试图通过拉满的续航里程和电动四驱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 也不过如此 。
相比之下 , 吉利汽车真的着急了 。一方面 , 雷神混动的几款当家车——星越L雷神Hi·F、星越L增程电动版以及帝豪L Hi-P销量都不及预期 , 压根就没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存在感 。事实上这些复杂的命名 , 哪怕笔者也需要多次翻阅资料才能写清楚;而另一方面 , 10-20万元的主流汽车消费市场正在飞速被比亚迪、长安等企业蚕食 , 吉利汽车可不能让自己陷入丰田、本田和日产等合资品牌的窘境 。
当然 , 推出过硬的车型是赢得竞争的不二法门 。但也正如被越来越多人熟知的那样 , 卖新能源汽车 ,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 , 需要全新的销售渠道 。毕竟 , 消费者已经越来越习惯于透明的价格 , 更在意的是对于产品的比较 , 以及更完善的服务 。
据虎嗅了解 , 银河品牌在销售端采用的是全新渠道体系 , 不再与吉利汽车的燃油车产品混着卖 。同时 , 吉利银河还会搭建起从包含销售附中的品牌中心 , 吉利原体系精选的体验中心 , 并结合商场门店展示中心的整套销售架构 。

仰望银河背后 吉利是真着急了


特斯拉开创的商超展厅 , 已经成为了中国所有汽车品牌重点发力的渠道
说白了 , 吉利银河就是要走特斯拉的路 , 让销售回归于产品和服务本身 , 而非议价推销 。只不过吉利银河大概率采用的是直营+强管控代理商的混合模式 , 而非全部直营 。毕竟 , 全体系直营太费资金也太耗时间 , 吉利银河等不起 。而既有的经销商资源 , 也没必要弃之如敝履 。
吉利的做法顺应了趋势 , 也符合用户需求 。对于成功创立并做好了领克、极氪等新品牌的吉利集团来说 , 做好一个全新的品牌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但相比较外部的挑战 , 吉利银河在集团内部的关系和定位 , 才是需要被着重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银河 , 放在哪儿合适?
据虎嗅汽车了解 , 吉利银河在集团内部的诞生过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漫长 。实际上 , 该品牌2月23日的发布会从筹备到举办 , 留给工作人员的时间才仅仅才1个月 。显然 , 吉利银河的诞生是整个吉利集团面对2022年中国车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然爆发后 , 见招拆招的应对结果 。
可以预见的是 , 该品牌还需要解决一系列包括产品、技术等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而其中的当务之急 , 便是其在吉利旗下的诸多汽车品牌中 , 应占据哪个位置 。
坦率来说这并不容易 , 因为吉利的品牌太多了 。
从6.99万元到25.37万元 , 吉利汽车的中国星、帝豪、缤系和博系车型塞得满满当当 。这其中还包括了几何汽车和SMART两个纯电动品牌;在更高的价格区间 , 20万元到30万元 , 我们就会看到领克汽车赫然在列;而如果到了30万元级别 , 我们就步入了极氪 , 以及沃尔沃的主航道 。更不用说在更高端的市场里 , 路特斯还等着靠纯电动SUV ELETRE大杀四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