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如何计算 夏至介绍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G=4C [C/4] 5y [y/4] [3*(M 1)/5] d-3Z=8C [C/4] 5y [y/4] [3*(M 1)/5] d 7 i 。
其中,
C:世纪数减一,如2006年所在的世纪为21世纪,C就等于20 。
y:年份后两位,如2006年y就等于06 。
M:月份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
d:日数,奇数月i=0,偶数月i=6 。
[]:表示取整 。
最后,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
例如:我们计算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4*20+[20/4]+5*06+[06/4]+[3*(4+1)/5]+1-3=197除以10余数为7,天干的第7位是‘庚’ 。Z=8*20+[20/4]+5*06+[06/4]+[3*(4+1)/5]+1+7+6=213除以12余数为9,地支的第9位是‘申’ 。因此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如何计算 夏至介绍


夏至介绍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 。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对于中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中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过后经南返,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如何计算 夏至介绍


夏至后的天气特点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如何计算 夏至介绍】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 。一些地区或会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