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段 , 作者用“故曰”二字 , 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 , 展开论说 。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 , 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
文章脉络清晰 , 结构严谨 , 气势通畅 。且运用大量排比 , 增强语势 ,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创作背景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 , 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 , 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 , 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 , 被迫从鲁迁往邹 。再以后历事维艰 , 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
孟子父母的状况 , 今已不可考 。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 , 与母亲过活 。为了孟子的读书 , 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 , 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 , 除了收徒讲学之外 , 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 , 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 , 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 提倡“以民为本” , “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 , 他认为战争太残酷 , 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 , 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 , 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介绍孟子 , 名轲 , 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与孔子并称"孔孟" 。
孟子宣扬"仁政" , 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 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 , 元朝追封为"亚圣" 。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 属语录体散文集 , 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 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
孟子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 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 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 , 和他的学生一起 , “序《诗》 , 《书》述仲尼之意 , 作《孟子》七篇” 。
推荐阅读
-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
- 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
-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的翻译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的译文
- G808上网设定故障一例分析
- 课文小猴子下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小马过河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小马过河故事讲了什么
- 得意忘形的故事 得意忘形的故事和寓意
- 井底之蛙的道理 井底之蛙的典故
- 电脑主板常见的故障分析 电脑主板坏了有什么症状
- 黄鼠狼附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