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


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 , 从春季到秋季都可育王 , 其最佳育王季节是分蜂季节 。目前 , 我国还没有大型的专业生产王育王场 , 生产蜂场的生产用王一般都是由自己蜂场人工培育的 。人工育王要经过挑选种王 , 培育种用雄蜂 , 人工养王等过程 。
种王的挑选
一般说来 , 生产蜂场的蜂群 , 其种性都是比较混杂的 , 不宜留做种王 , 而应根据当地蜜源条件和气候特点向种蜂场等供种单位选购适宜的种王 。若无法购买种王 , 只能在本场蜂群中挑选种王时 , 则应在重点考察蜂群的生产性能是否优良的同时 , 还要仔细观察某些重要的形态特征是否一致 。只有那些生产性能优良、形态特征又比较一致的蜂群中的蜂王才能留做种王 。
种用雄蜂的培育
至少在着手移虫育王前20天 , 就应开始培育种用雄蜂 。为保证父本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 , 并保证未来的种用雄蜂发育良好 , 一定要及时调整父群的群势 , 密集其蜂数 , 抽出空脾 , 插入1张雄蜂脾 。对父群及时进行奖励饲喂 , 在雄蜂房封盖以前 , 应坚持每天傍晚用稀糖水奖励饲喂 , 如蜂群储粉不足 。还应补喂蜂花粉 , 以保证哺育蜂和幼虫有充足的蜜粉供应 , 同时还必须经常剔除非父群中的雄蜂蛹.杀死非种用雄蜂 。1只处女王通常要与7~15只雄蜂交尾 , 但绝不能只按这一比例来培育种用雄蜂 。一般情况下培育1只蜂王应培育100只左右的种用雄蜂 。
人工养王
1、养王群的组织:养王群又称育王群或哺育群 。对养王群的种性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 只要健康即可 , 但不宜用具有分蜂热的蜂群做养王群 。养王群应具有10框蜂以上的群势 , 群内要有大量的哺育蜂和采集蜂 , 蜂数要密集 , 并且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 , 巢内饲料充足 。养王群应在移虫前2~3天组织就绪 。一般用标准箱组织养王群 。即巢箱和继箱之间放l块隔王板 , 将继箱布置成哺育区 , 将巢箱布置成繁殖区 。哺育区内放2张幼虫脾、2~3张封盖子脾 , 外侧再放2~3张蜜粉脾 , 养王框放在两张幼虫脾之间;繁殖区内放3~4张老熟蛹脾和1~2张空脾 , 蜂王保留在繁殖区 。也可用卧式箱组织养王群 , 组织时 , 用框式隔王板将卧式箱隔成左右两个小区 , 将一个小区布置成哺育区 , 另一个小区布置成繁殖区 。
巢门开在繁殖区 。哺育区内巢脾的排列顺序从外往内是蜜粉脾、封盖子脾、大幼虫脾、小幼虫脾 。养王框放在两张幼虫脾之间 。繁殖区内放3~4张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和l~2张空脾 , 蜂王留在繁殖区 。养王群1次哺育的王台以30个左右为宜 。养王群组织好以后 , 若外界蜜粉源不太理想 , 每天傍晚需用糖浆和花粉进行饲喂 , 直至王台封盖为止 。
2、优质适龄幼虫的准备:同一只蜂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状态下所产的卵 , 大小有所不同 。用大卵孵化出的幼虫培育出的蜂王产卵性能较好 。用大卵孵化出来的幼虫育王 , 育出的蜂王个体较大 , 卵巢管较多 , 产卵力强 。反之用小卵孵化的幼虫育王 。育出的蜂王个体较小 。要想使母本蜂王产出大卵 , 其关键是控制蜂王的产卵速度 , 使其少产卵 , 甚至停产一段时间 。其方法如下:在移虫前2周 , 用产卵控制器限制母本蜂王产卵 。
也可用框式隔王栅将母本蜂王控制在蜂巢的一侧 , 在该控制区内放3张巢脾 , l张蜜粉脾、l张大幼虫脾、1张小幼虫脾 , 每张巢脾上几乎都没有空巢房供蜂王产卵 , 从而迫使蜂王停产 。在移虫前4天 , 从控制区抽出1张子脾 , 同时加进1张浅棕色的优质空巢脾让蜂王产卵 。用产卵控制器控制的蜂王 , 则直接换人空脾让蜂王产卵 。这时蜂王产出的卵 , 个体较大 。用该卵孵化的幼虫育王 , 就可得到个体较大的蜂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