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群体生物学特性( 二 )


②巢内环境:巢内拥挤、通风不良、粉蜜充塞、卵圈受压、缺乏造脾余地 。
③蜂群的状态:强大的群势是分蜂的前提,老王群比新王群易分蜂,通常蜂王在产卵高峰期过后,封盖子增多,卵虫减少,同时幼蜂相继出房,巢内相对形成大量过剩的哺育蜂 。
④分蜂前的征兆:雄蜂—→台基—→产卵—→培育新王 。蜂王在台基内产卵,是分蜂的一个可靠征兆 。分蜂通常发生在台基被封盖后2~5天之间,早的在封盖前2日,迟的在封盖后7日,蜂王在台基内产卵后,工蜂就少喂或停喂蜂王,蜂王腹部开始收缩,工蜂停止了采集工作,并在巢门口团集,挂上“垂须”,这种现象即说明分蜂期即将来临 。分蜂的过程上午7时至下午4时,工蜂导演 。
6、分蜂的次数:蜂王并不是蜂群的君主,蜂王的产生取决于工蜂,工蜂又参与或导演着蜂王交尾和分蜂等活动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工蜂是蜂巢中真正的主宰者 。但蜂王也并非是产卵的机器,蜂王通过传递自身分泌的蜂王物质,直接影响着工蜂筑造王台,抑制工蜂产卵等行为 。所以,蜂王是整个蜂群群体机制十分主要的枢纽 。
蜜蜂的采集
1、工蜂的飞翔力:时速——20~24公里,最高40千米,风速达24公里/小时,蜜蜂不能持久飞行 。采集半径2~2.5公里——3~4公里,飞行高度1000米 。
2、花蜜的采集:10次~24次/日,每次40毫克,最高70~80毫克,一个强壮的蜂群大约6万到七万只蜜蜂,1/3采集,2/3从事巢内工作 。由花蜜——蜂蜜,须经5~7天的酿制 。
3、花粉的采集:10次/天,12~29毫克/次,气温低于12℃,高于35℃,风速达20公里/小时,均不采 。
4、蜂胶的采集:蜜蜂从树芽,或松、柏科植物的破伤部分,采集树胶或树脂,装入花粉巢带回巢,由内勤蜂帮助卸下 。西蜂有采胶的性能 。
5、水的采集和利用:目的——用于稀释蜂蜜,调制幼虫饲料、降温、增湿,每天50~100次,每次25~50毫克 。
无王群的表现
蜂王在蜂群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蜂王健在,蜜蜂活动秩序井然 。当蜂群失王时,蜜蜂会将有卵或适龄幼虫的巢房改造成王台,喂以大量的蜂王浆,培育新王 。在这一段时期内,无王群的秩序并不混乱,但蜜蜂易激动,喜蜇,巢门上可见守卫蜂数量增多 。如果无王群较长时间无合适日龄的幼虫或卵用以改造,或改造的王台内处女王未成熟交尾或产卵,一部分工蜂的卵巢便发育产卵 。产卵工蜂的活动与正常工蜂一样,除了产卵,也参加巢内所有活动,还外出飞翔 。它的外观也和正常工蜂相差无几,只是腹部稍微伸长和发亮 。产卵时,也有一圈工蜂围绕着它 。它在一个巢房里只产一粒卵,同一巢房里的其他卵是由其他产卵工蜂产的 。
试验证明,取走蜂王会使蜜蜂的巢内工作和飞行活动受到严重干扰 。取走蜂王3日后,蜂群的飞行活动减少77%,采粉蜂减少73%,花粉团重量降低50%,蜜囊装载量减少62%,花蜜采集总量降低81%,将巢础筑成巢脾的速度降低73%,而且巢内秩序紊乱,蜜蜂把花蜜和花粉放到幼虫区的下缘,哺育蜂也辨认不出幼虫的性别,把雄蜂幼虫当作雌性幼虫喂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