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豚鼠泰泽氏病防治方法


黑豚鼠泰泽氏病防治方法


泰泽氏病
泰泽氏病是一种以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病原为毛样芽孢杆菌 。本病发生于很多国家和地区,死亡率高达95%,是养兔业、豚鼠的一大威胁 。
毛样芽孢杆菌是一种细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在肝细胞、平滑肌和心肌以及上皮细胞浆中呈束状,用高碘酸—Schiff氏染色和Warthin—Stany二氏染色以及姬姆萨、银染色等 。分离本菌十分困难,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病原在人工培养基和活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 。有人报道这种细菌能在小白鼠胚胎细胞上生长,但在第二次继代后即失去对小白鼠的致病能力 。近年来用鸡胚卵黄囊内培养分离本菌获得成功 。并且有人在鸡胚卵黄囊继代32次后,在断乳仔兔复制了泰泽氏病,并从病兔肝脏中重新分离到本菌 。据认为最初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毛样芽孢杆菌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有肠道细菌大量生长之故 。如在人工感染的病兔的饮水中加入磺胺喹恶啉,再用鸡胚培养分离毛样芽孢杆菌的成功率就高 。肠道细菌容易进入肝脏,这给本菌的分离带来困难 。毛样芽孢杆菌只能在细胞浆内进行繁殖 。此外,本菌能产生芽孢,能运动,并具有多形性 。芽孢菌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底层中保持传染性达一年之久 。
除家兔外,小白鼠、大白鼠、地鼠、豚鼠、麝香鼠、猫和恒河猴等多种动物都已发现有泰泽氏病流行 。由于病原体难于分离培养,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泰泽氏病被误认为是黏液性肠炎或其他类似疾病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6~12周龄的兔发病最多,但断乳前的仔兔和成年兔也可染病 。毛样芽孢杆菌从病兔的粪便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健康兔吃到以后即可感染 。它侵入小肠、盲肠和结肠的黏膜上皮,开始时增殖缓慢,组织损害甚少,无临诊症状,但如此时受到过热、过挤和操作等应激因素作用,病菌就可迅速繁殖,引起肠黏膜和深层组织坏死 。病菌经门脉循环进入肝脏和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应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因干扰了胃肠道内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也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
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定期进行消毒,消除各种应激因素 。隔离或淘汰病兔 。兔舍全面消毒,兔排泄物发酵处理或烧毁,防止病原菌扩散 。对已知有本病感染的兔群,在有应激因素作用的时间内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本病发生 。
【黑豚鼠泰泽氏病防治方法】2、治疗:豚鼠和兔发病初期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用0006%~0.01%土霉素饮水,疗效良好 。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肉注射连用3~5天 。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使用,效果更明显 。红霉素,每千克体重10毫克,分两次内服,连用3~5天 。此外,用金霉素、四环素等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
3、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淘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