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翻译 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翻译( 二 )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 。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 。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 。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 。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会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 。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人一样 。
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学习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学 。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做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因此,写《日喻》来勉励他 。

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翻译 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翻译


《日喻》创作背景《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 。“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日喻》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善于用形象比喻来逐层推进,引出观点,因之成文 。
《日喻》赏析
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 。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 。可以得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作者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求达也无以异于眇 。”如果单凭“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
然而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 。而“致”与“求”的区别,作者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 。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 。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
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 。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因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 。”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 。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 。
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 。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