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安全贮藏技术

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 甘薯体积大 , 水分多 , 组织柔嫩 , 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 , 容易碰伤薯皮 , 增加病菌感染机会 , 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 , 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 , 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 。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 才能保证甘薯安全贮藏 。
一、适时收获 。一般地温18℃开始收获 , 腾茬种麦的“寒露”前后收获 , 留种用的夏薯“霜降”前收获 , 食用薯稍晚些 , 但一定在枯霜前收完 。种用薯和食用薯宜在晴天上午收获 , 中午在田间晾晒 , 然后严格选薯 , 剔除在田间遭受水浸、冷害、冻害、破伤、带病的薯块 , 精选后于当天下午运回窖内贮藏;另外 , 从收获到贮藏的过程中 , 要轻拿、轻放、轻装、轻运 , 以免碰伤薯皮 。
二、贮藏窖的准备 。不管是哪种窖型 , 都要有良好的通气设备 , 较好的保温防寒功能 , 还要结构坚固耐用 , 管理方便 。窖址要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土质坚实和管理、运输方便的地方建窖 。甘薯入窖前 , 将新窖打扫干净 , 旧窖消毒灭菌 。消毒方法是 , 可将窖壁及窖底刮去3-4厘米 , 以除掉附在窖壁上的各种病菌 , 并在窖底撒一层生石灰;也可用硫磺熏窖 , 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10克 , 点燃后封闭1-2天 , 之后放出烟气 。消毒灭菌后 , 将窖底铺上6-10厘米厚干净细沙 , 上面再铺放5厘米厚的秸秆或柴草 , 紧挨窖壁再竖向摆放5-7厘米厚的秸秆 , 以防湿保温 。
三、适时入窖 。甘薯要随收获随入窖 , 堆放时要轻拿轻放 , 不损伤薯皮 , 薯堆中间每隔1.5米竖立一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秸秆把 , 有利于通风、散湿、散热 。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2/3为宜 。
四、贮藏期间的管理
1、贮藏前期管理:从薯块入窖到封窖 。此期甘薯呼吸旺盛 , 温度高 , 湿度大 , 管理上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 , 防止薯块糠心、发芽和病害浸染蔓延 。薯块入窖后温度保持在20℃左右 , 促进薯块伤口愈合 , 7天之后打开窖门及通风口 , 通风降温散湿 , 使窖内温度降至15℃ ,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如果白天窖外温度高 , 可将窖口用苇席或草帘遮盖 , 也可昼关夜开 。若遇霜冻 , 注意防寒 。当窖温稳定在14-15℃时进行封窖 。
2、贮藏中期管理:从封窖到来年气温开始回升 。此期经历时间最长 , 而且正处在最寒冷的季节 , 同时薯块呼吸减弱 , 产生热量少 , 是薯块最易遭受冷害的时期 。管理上以保温防寒为主 , 将窖温保持在12-14℃ , 不低于10℃ , 防止薯块遭受冷害 。封窖时薯堆表面铺盖30厘米左右厚的干草 , 有利于薯窖的保温和防寒;也可在通风口正中放一把直径10厘米的秸秆 , 既有利于窖内外气体交换 , 又可防止外界冷空气大量侵入 。
3、贮藏后期管理:从气温回升、大地开始化冻到薯块出窖 。此期随着外界温度的不断回升 , 窖内温度开始升高 , 薯块呼吸逐渐加强 , 加之经过长期贮存 , 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 , 管理不当容易使薯块遭受冷害、病害浸染造成腐烂 。所以这一时期管理以稳定窖温为主 , 将窖温维持在11-13℃ , 适当通风、散热、散湿 。对贮藏量大 , 湿度大的窖 , 气温升至11℃时 , 晴天中午打开通风口 , 通风散湿 , 傍晚及时关闭 。若遇寒流 , 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 但也要防止窖内温度过高引起烂薯或发芽 。
【甘薯安全贮藏技术】甘薯在贮藏期间要测定、记载窖温、堆温和检查贮藏情况 , 发现腐烂 , 及时清除 。进窖时 , 先试以灯火 , 灯火不灭时 , 才能进窖检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