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新闻稿件进行修改


如何对新闻稿件进行修改


稿件讲究“一写十改” 。文章构思形成后,就要“不拘小节”,一气呵成,以免让细枝末节打断思路 。稿件写成后则要精雕细琢,仔细推敲,力求言简意赅,精益求精 。现结合笔者在校对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与资深编辑的探讨,对稿件的修改谈些自己的看法 。

一、朗读推敲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较急的稿件 。在写稿时由于速度较快,丢字落句现象是常有的事 。因为稿件较急,需要尽快出手,更需赶紧修改,就要用朗读推敲法 。写稿时大脑一直处于高度集中、高速运转的状态,耗费精力非常大 。而稿件写完后,精神压力本能地得到释放,轻松感、愉快感占据了主导地位,此时仅凭眼看和默读,很难发现其中的不当之处,而一经朗读,通过绘声绘色地再现,不仅使原作能得到完善,而且会有进一步的发挥和充实 。毕竟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超过写作的能力,自己觉得拗口,就根据需要增删字词,读中推敲,一读一改,自然可以删除一些语言中粗糙的部分,收到较好的效果 。
【如何对新闻稿件进行修改】
二、重点核实法

重点核实法主要是指对稿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的核实 。时间、地点、人物(包括职务)是新闻的要素,而数字则是新闻的事实 。若这几项有误,就会使人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宣传效果 。而且这几项内容有很强的不可更改性,编校人员除了特别熟悉的人和事,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时,一般不对此进行更正修改,往往会一错到底 。这就要求撰稿人对这几项内容进行认真核实,不允许出现丝毫的差错,做到文责自负 。但不少来稿中,常常出现丢字、错字、别字、落句现象 。

三、个别推敲法

对一些提法一定要认真推敲,推敲该种提法是否合情合理,是否符合政策,是否严谨,绝不可为了标新立异,为了求新而求新,用一些新、特、怪、奇的提法或字词,使人如雾里看花,一头雾水 。对一些已有的提法也不可照搬照抄,要看看是否适用,有的提法在一篇稿件中适用,未必在另一篇稿件中也适用 。如“今年XX案件,实现了稳中求降的目标”,笔者认为这个“稳”字用得就欠妥 。

四、征求意见法

编校人员在编校稿件中遇到问题,除了向撰稿人询问、向有关部门询问外,更多地是多个人聚在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方法每个撰稿人都可借鉴,写完稿后不妨多向周围的人征求一下意见,集思广益 。可能旁人一个小小的提法会使你茅塞顿开,打开更广阔的思路;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新闻线索,深入挖掘就可能是一个新的亮点 。

五、搁置处理法

稿件写完后,若不是急稿,就先放一下再修改 。因为稿件是自己写的,写时又是尽力而为的,当时受思路所限,想改又无从下笔,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反复推敲,仔细修改,双重思路,优势互补,视野更加开阔,改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

六、标题斟酌法

编校人员每天要修改很多的稿件,对某一稿件而言,作者突击的是一个点,而编辑突击的则是面中的多点之一,撰稿人比编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拟标题 。选拟标题的方法很多,如稿件中一句精彩的话、一个提法、一个成果等都可以提炼为标题 。不管怎样,要力争选出一个生动、鲜活、提纲挈领、一目了然的标题,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稿件修改的方法很多,具体采取什么方法需因人而异,但最终的目的是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达到一个理想的宣传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