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的表观密度,砂子表观密度试验目的

砂的表观密度

砂的表观密度,砂子表观密度试验目的


砂的表观密度是2.58g每立方厘米,堆积密度1.48×103kg每立方米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 。表观体积是实体积加闭口孔隙体积 。一般直接测量体积,对于形状非规则的材料,可用蜡封法封闭孔隙,然后再用排液法测量体积 。
砂子表观密度试验目的通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从而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便于掌握技术 。
砂的密度测定实验报告整体简介
砂的密度实验有两种,一种是表观密度,一种是堆积密度,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
工具
砂的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容量瓶(500mL),电子秤、铝制料勺、浅盘、滴管等 。
砂堆积密度:下料漏斗、标准容器、台秤等 。
步骤
一、砂表观密度
1)称取烘干砂300g(G0);
2)在容量瓶内注入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2;
3)倒出容量瓶内部分水,剩余至约球部高度的1/3 。将300g砂全装入容量瓶,倾斜约45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排除气泡)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滴管添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1 。
二、砂松散堆积密度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G1),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
(V) 。将标准容器置于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对正中心;
2)用铝制料勺将试样装入下料漏斗,打开活动门,使试样徐徐落入标准容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筒口,移开漏斗;
3)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G2 。
4. 数据处理
一、砂表观密度
按下式计算砂的表观密度,精确至 10kg/m3 。
砂的表观密度,砂子表观密度试验目的


at: 不同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砂的表观密度,砂子表观密度试验目的


以两个平行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 20kg/m3,否则重做 。
二、砂松散堆积密度
1)按下式计算试样的散堆积密度,精确至10kg/m3;
砂的表观密度,砂子表观密度试验目的


2) 以两个平行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精确至10kg/m3 。
5. 注意事项
一、表观密度
1)加砂后应将粘在容量瓶颈内壁冲洗进容量瓶 。
2)水+砂+瓶和水+砂两次称量注意瓶塞 。
3)赶气泡时间尽量延长,5min以上 。
二、堆积密度
注意不要振动容器筒 。
三、《建设用砂》GB/T14684标准中,测定砂表观密度,水温应在15~25℃,砂+水+容量瓶的质量要静置24小时后进行称量 。
砂子的表观密度的定义是什么?表观密度是砂子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其测试方法通常采用标准方法,其实验步骤如下:
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0),装入装有半瓶煮沸后冷却水的容量瓶中;
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加水到刻度线,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1.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内外洗净,加入同样的水(温差不大于2℃).擦干称其质量(m2).
结果计算:
ρ =(m0/(m0+m2-m1)-аt)*1000
粗集料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是( )实验: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
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