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鲁迅的哪篇文章,鲁迅三一八惨案7篇文章

我喜欢鲁迅的散文《秋夜》 。
钱钟书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然而,面对着民族灰暗的未来,鲁迅却不敢悲伤不能悲伤,他用孱弱的身躯扛起椽笔大刀,挥舞乾坤,呼喊冲杀 。
鲁迅最初的理想是学医,希望以医术实现救国于式微、救民于水火,为此他东渡扶桑,到日本仙台医学院去学医,其间因为成绩比较优异而被日本同学猜忌侮辱,他们认为是老师藤野严九郎提前透漏了题目给他,这类情况不一而足 。鲁迅在那段时间里,深切地感受到了弱国子民的辛酸与无奈 。虽然倍感窝囊,他依然没有退学的念头,反而是更加奋进 。后来有一次,下课休息的时间,有人在教室播放了一个短片,银幕上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抓住实施枪决,而周围竟有一圈簇拥看热闹的百姓,同类被异族囚杀,不能营救也罢反而围观以助贼人兴,其麻木愚钝之深,使鲁迅的内心受到尖锐的打击 。因为这件事,他意识到:要拯救中国,不是通过学医强壮中国人的体质,而是首先改变中国人的精神 。于是,他放弃了学业,辞别了老师,在东京从事何种各样的文学活动,踏上了文化战士的征程 。之后经年,鲁迅以笔作枪,直刺旧中国的黑暗;用文字,唤醒深睡的国人 。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秋夜》发表的时候,为1924年,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处于低谷,赤县九州,乌云重聚,黑暗复压,曦光难觅 。鲁迅与其他革命的先驱者一样,孤独寂寞,彷徨逡巡,但心中抗争的火,始终未灭,愈黑暗,愈渴望燃烧 。
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在语言形式上,作者用了反复的手法,相似于慢镜头的方式把两棵枣树展现在读者面前:树叶几尽,枝干虬曲,有的枝条低垂似护身,有的枝条笔直向空,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 。这两棵枣树,是斗士的象征,既是鲁迅自己,也是其他的同壕战友 。小时候,舅舅家里有几个枣树,中秋节前后,枣子成熟的时候,大人们拿着长长的竹竿,站在地上,凳子上或者骑在墙头上,敲击树枝,一下,两下,枣子噼里啪啦地掉下来,红红绿绿“嘭嘭嘭”落满一地,有时候落在树下捡枣子的人头上,疼得人又叫又笑 。老人们说:有枣没枣打三竿 。说是越抽打来年结果越多 。每次见到《秋夜》开头的这两句,我都会联想到“有枣没枣打三竿”这句话,心中枣树的意象更加丰富,那种历尽磨难而不屈服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
《秋夜》中枣树默默的倔强的斗争,使闪着鬼眼的天空愈发蓝,仿佛要离去人间,而枣树依然“铁似的直刺着奇怪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 。这种绝不退让绝不妥协的精神,正是鲁迅的“韧”的战斗精神 。
文章最后描写一些小青虫,把后窗的玻璃和屋里的玻璃灯罩“撞得丁丁的响”,鲁迅赞赏了这些义无反顾的扑向灯火的小青虫们,“我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然而,鲁迅并不支持这种不懂维护生力的蛮干的战斗 。要战斗,也要懂得自我保护,避免无谓的牺牲,这是他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经验 。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他就说了:“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因此,他虽然觉得不惧赴死的“小青虫”“可爱,可敬”,但也“可怜” 。
鲁迅作品所表现的社会,距离现代已有百年,加上他所运用的含蓄的象征手法,现在的青年们要了解文中的深蕴自然很困难了 。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鲁迅无论是他的散文,小说,还是杂文,即使内容艰涩有余,浅显不足;情感严苛有余,宽宥不足;字里行间充满了雷电之威,少了些和风之柔,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带着怒吼或诘问 。读来让人觉得不自在,不熨贴 。然而,大师的每一字都寄托了希望,每一字都执着着信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