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行车稳字当头 雨天安全驾驶攻略[图]

(一)出行前细心检查
在雨季来临前,广大的车主最好带着爱车到4S店里做个全面的检查 。刹车、轮胎、雨刮器、安全系统等这些项目至关重要 。
检查胎压
雨天行车会对轮胎提出更高的要求 。雨季胎纹的深度不可少于2至3毫米,最好能保证在4毫米以上 。因为胎纹深度过低,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间形成水膜,造成汽车跑偏、甩尾和制动距离加长等情况 。测量胎纹深度最好使用专用测量尺,如果没有,可以用硬币或小木棍代替 。另外,过低的胎压也会加剧打滑程度 。胎压过低虽然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附着力,但相对于轮胎与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强减小,这个附着力是非常有限的 。汽车在雨中刹车,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压强把轮胎与路面间的雨水排开,让汽车停稳,因此在雨天保持较高的胎压才比较安全 。
大雨天开车控制好车速是关键
检查雨刮器
视线不好导致的刮擦是雨天常见的车险事故 。雨中行车保持好的视线离不开雨刮器 。大雨滂沱时,出现在驾驶员眼前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严重下降,就会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 。另外,下雨天车内外温差较大,玻璃容易起雾,不能及时除雾的话,视线就会很模糊 。
检查车辆灯光
雨天行车需检查好车辆灯光
雨天行车前,要检查车辆灯光是否齐全,尤其是前后雾灯,因为雾灯在能见度低的天气下给车辆的前后都提供了良好的照明,在雨天会特别频繁使用,不能够出丝毫问题 。
检查车辆的密封性
全车密封条也要进行检查 。雨天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车内进水导致线路短路 。车辆在车门边框等位置都有橡胶材质的密封条,一方面是保证车辆的隔音性,另一方面也是保证整车的密封性 。车辆密封性方面老旧车辆尤其需要注意,需要检查并清洁车门、底部排水孔以及底盘上的橡胶密封圈,如果排水孔堵塞或橡胶密封圈密封不好,在雨天行驶或经过积水路面时就容易导致车厢进水,严重时会造成车厢电源线短路、车辆控制器损坏等 。包括带有天窗的车辆还要注意对天窗的检修 。
其它的重点检查部位包括刹车装置、方向、电路和油路等是否运行良好,以免在雨天路面湿滑的路面上行驶,因方向刹车失灵而失控 。
(二)雨中行车稳字当头
保持车距雨中行车速度要慢
雨天路面湿滑,摩擦系数降低,行车时一定要减慢车速,随时保持与前后车辆的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 。
据业内专家介绍,当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则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50米时,除了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外,还应进一步降低车速 。
干扰视线的主要原因是雨水和车内的雾气,而空调是理想的除雾工具 。在雨季行车,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雾气,这时只要按下A/C开关打开空调,将吹风口转向挡风玻璃,附在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就会很快消失 。另外,由于两侧挡风玻璃和后视镜都有雨滴,导致视线不清晰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玻璃镜片上涂点肥皂水,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拿纸巾把后视镜水滴擦干即可 。
集中精力,莫走险路
【雨中行车稳字当头 雨天安全驾驶攻略[图]】在雨中、雨后或路基在被雨水长期浸泡的道路上行驶,发生事故的几率很高,所以驾车时需要驾驶人的精力更要高度集中在观察路面、分析路况上 。否则一旦分神,前方出现险情不能及时发现,错过采取避险措施的最佳时机,必然会导致事故发生 。在雨季,充沛的雨量有时会导致路基被水长期浸泡而松软 。尤其是到郊区或者到乡村时,切忌不要因为超车和抢道而离开水泥或柏油路面驾车行驶 。否则,车轮压在裸露松软的路肩上,极易形成轮陷、侧翻之类的交通事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