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鱼的养殖技术

【七星鱼的养殖技术】月鳢俗称七星鱼,是省九五星火计划重要水产养殖发展项目的新品种,由中国珠江水产研究所,从国内引进纯种,经专家教授精心研究,繁育通过试养殖,获得好成绩,为扩大种苗生产,特设七星鱼苗基地,成立原中山市坦背金沙鱼场改名为中国珠江水产研究所鳢科繁育生产基地,七星鱼具有经济效益最高鱼类,它势必成为我省养殖项目之一 。月鳢俗称七星、山斑鱼、秤星鱼、星光鱼、麻鱼等 。鳢科鱼类在我国仅有乌鳢、斑鳢三种,以月鳢体型较小 。过去人们对月鳢的价值没有充分重视,没有很好开发,不能形成大批量生产,只是局限于捕捞野生资源和进行少量人工养殖 。月鳢蛋白质含量高(肌肉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79.25%),肉质细嫩,骨刺小,味鲜美,具有滋补、收肌、活血、壮阳等多种药用价值,特别对外科手术病人食用后能加速伤口愈合,深受广东、港澳及东南亚市民的欢迎 。近二、三年来,在广东、广西等地,许多养殖户进行了大量养殖,形成批量生产,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

七星鱼的优越性

七星鱼性格单纯、易养殖、病害少、耐寒冷、耐氧、不需氧机、不易跳跑,一般塘基高离水面有0.4m就可以放养,他喜欢阳光充足或黑暗的山沟池塘养殖,七星鱼个体细小、食量少,养殖500克重成品鱼,需要2000克冰鲜鱼饲料,同养殖本地塘虱鱼食量一样,放养六至七个月就可上市,平均每尾达到150克以上 。

一、七星鱼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分类地位及分布

七星鱼隶属于鲈形目鳢科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及湖北省的少数地区 。

2.形态特征

七星鱼头大、吻短、口宽、鼻管粗,体披中等大的圆鳞,眼中等大、眼间隔宽凸,背、臀鳍基部长,胸、尾鳍圆形 。七星鱼体型以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七星鱼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 。七星鱼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以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 。其主要性状为:背鳍44-47,臀鳍28-31,侧线鳞53-59,侧线转折前鳞20-21,后侧线鳞31-33,体长为体高的5.4-6.2倍,为头长的3.7-4.2倍 。

二、七星鱼的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七星鱼属底栖鱼类,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河、湖、池塘、沟渠、小溪中 。七星鱼性喜阴暗,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草丛中或洞穴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 。在下雨天或流水沟中,七星鱼跃出水面,在流水冲击下会逆流上溯而逃往它处,所以要做好防逃工作 。七星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借助鳃腔中的辅助呼吸空气,耐缺氧,钻跳能力强,可在湿润的草地上靠摆动身体前进,寻找新的确良水源 。只要保持湿润,脱水数小时运输不会死亡 。

三、幼苗标粗方法

1.鱼塘选择,水路交通方便,3-5亩,水深1m左右的鱼塘放养 。

2.鱼苗选种培育,关系到养殖成活高底重要问题,产量、经济收益问题,一定选择纯种、优质、无病的鱼苗,规格一般(3-4)公分放养,由于七星鱼个体单重较小,要求以高密度达高产,每亩放养1万-2万尾为宜 。

3.放养前,做好鱼塘消毒工作,后投放鱼苗,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斤,茶芙50斤,培肥水质,保持水质透明度25-30%,水深50公分,消毒后在鱼塘的一边拦网0.5至1亩水面积准备鱼苗标粗,培育有(6-8)公分规格,点好鱼苗数量,拨网放进大塘养殖 。

4.鱼苗喂料方法很重要,做好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用鱼胶机把冰鱼胶碎混合鳗饲料,用手胶成团投喂,每隔7-8天混合药物,每万尾计,退消散(10)包或利特灵10粒喂鱼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