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所谓的连中三元该怎么理解这个词( 二 )


古代科举所谓的连中三元该怎么理解这个词


黄观是以国子监生员身份参加洪武二十四年 (1391) 会试,连中 会元、状元的 。黄观先在国子监选拔考试中名列第一, 虽无解元之名 ,却有解元之实,故后人也以“三元 ”称之 。黄观全家为建文帝殉难 , 其品节足为“三元”之称生辉 。后来乡人建祠纪念他,楹联曰:
两榜抡魁, 毫端洒不尽忠肝义胆,想到江上勤王,独往独来天地暗;
一门殉节,波影留得住贞魂烈魄, 说起桥边从事,同声同气鬼神惊 。
商辂正统十年 (1445) 成为“三元” 。“土木之变”发生, 景泰帝监国,商辂入阁,力斥南迁之议, 终景泰年间,商辂以为人正直,处事持重为人称道 。天顺复辟, 被削职为民 。成化三年(1467) 复入阁为首辅 , 请复景泰帝号, 多有善政于民 。“侃侃守义, 粹然一出于正” 。商辂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状元宰相, 没有辜负“三元”这个最辉煌的称号 。
古代科举所谓的连中三元该怎么理解这个词


清朝第一个“三元”是长州人钱棨 。乾隆四十六年 (1781) 钱棨连中会元、状元 。钱棨的座主是“性灵派”著名诗人翁方纲, 钱棨之事功学问比起乃师大为逊色 。
古代科举所谓的连中三元该怎么理解这个词


清朝第二个“三元”是广西临桂人陈继昌 。陈继昌是嘉庆二十五年 (1820) 状元 。殿试时, 陈继昌身体欠佳, 敷衍完卷 。只因阅卷大臣见陈继昌已是解元和会元,考虑历来“三元”太少 。便荐拔陈继昌为 “三元 ” 。所以,陈继昌的“三元”头衔不靠才气靠运气 。后来其人的事功和学问果然很是一般 。此后直 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除科举,再也无人中过“三元 ” 。陈继昌也就成了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 。
古代科举所谓的连中三元该怎么理解这个词


“三元”已是旷代少见, 中国 科举史上居然还出过一位鲜为 人知的“四元” 。原来金代前期曾有很长一段时期科举分乡、府 、省、殿四级考试, 于是, 奇迹般的出了一个连中“四 元”的孟宗献 , 皇帝破例授予“从六品”之衔 。这位“四元” 出仕不久即一命呜呼 , 没有留下足以彪炳史册的功绩, 仅是徒有虚名而已。
隋朝到清朝之间的科举考试主要有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组成,在隋朝之前一般都是察举、征辟、孝廉,基本没什么考试 。
童生试
童生试是在各省的范围内举行,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通过第三个阶段的院试以后就看可以获得生员资格,就是上面提到的秀才,院试第一名被称为“案首” 。通过童生试以后,就可以进入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
生员每年会有考试,最后根据成绩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等,廪生与增生有一定的名额限制,公家会发放一定的粮食 。
解元
乡试因为考试的时间在秋季,又被称为“秋闱”,每三年在各自的省城举行一次 。通过乡试后取得举人资格,第一名的被称为解元,第2-10名的被称为亚元 。
会元
会试因为考试的时间在春季,又被称为“春闱”,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也就是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进京赶考 。通过会试后获得贡士资格,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
会试一般只有举人与监生可以参加,其中监生分为贡生与荫生,贡生就是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荫生就是靠父辈们的余荫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认,一般为官宦子弟 。
状元
殿试一般在会试之后没多久就要举行,皇帝位主考官,获得贡士资格的可以参加殿试 。通过殿试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录取分为三甲,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其中第一甲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殿试结束后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授不同官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