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发展史一( 三 )



Metcalfe的最初商业计划是把1980年的风险资金投到为新个人计算机开发以太网适 配器的工作上,因为新的个人计算机在世界各地刚刚兴起 。1981年 Metcalfe与所有的大牌 PC公司(其中包括 IBM和Apple)商谈建造以太网适配器的计划 。在 Apple工作的 Steve Jobs立即表示赞同,一年后3Com公司为Apple机配置的第一批以太网产品投放市场 。这 台名叫Apple Boxes的以太网设备是一台连接到 Apple II并行端口的笨拙的机箱,在市场上 以失败而告终 。一直以创造历史著称的 IBM当时也公布了最初的 IBM PC,但不与3Com 合作,原因是 IBM正忙于发明自己的令牌环网 。但3Com决定在没有 IBM合作的情况下 推进自己的计划,开始开发 EtherLink ISA适配器 。18个月后,即1982年9月29日,第一 台 EtherLink投放市场,并随机配置相应的DOS驱动软件 。

第一台 EtherLink在许多方面有技术上的突破:

EtherLink网络接口卡可通过硅半导体集成工艺来实现 。1983年,3Com成为新起的 Seeq技术公司的合伙人 。Seeq公司许诺在它的 VLSI技术中使一个硅片能包含大多 数的离散控制器功能,从而减少印制板上的元件数量及其成本,并留出足够的空间使 收发器能组装在一块印制板上 。1982年年中, EtherLink变成包含一块以太网 VLSI 控制器硅片的第一个网络接口卡(NIC)--Seeq8001 。
更重要的是 EtherLink成为 IBM PC的第一个以太网ISA总线适配器,这是以太网 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 Seeq硅片的价格低,所以3Com能以950美元的价格销售 EtherLink,这比其它的卡和以前销售的收发器都要便宜得多 。
·在 EtherLink适配器推出之前,所有以太网设备的特点是采用一个外接的 MAU收发 器,将它连接在以太网的细同轴电缆上 。由于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节省了大 量空间,因而该收发器就可集成在插件卡上 。由于传统的粗同轴电缆存在各种缺点, 因此3Com公司也采用新的细缆布线方法 。
这个名为细缆以太网的基本思想是由 EtherLink设计师 Ron Crane发明的,并很快成为 事实上的标准 。这种细缆以太网有许多优点:不需要外加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价格便宜, 由于细同轴电缆轻易安装和使用,使得网络与用户更加友好 。

Metcalfe决定以 IBM PC为目标,使3Com公司大受其益 。当时 IBM设计 IBM PC是 想将该机主要作家庭计算机用;然而开始大量购买 PC机的却是各个公司,而不是家庭用 户 。1982年对 PC的需求已超过猜测值, IBM一个月就卖出20万台 PC,比公司原先的猜测 超出一倍之多,使得 IBM公司的工厂加班加点,用一年时间生产出要两年半才能完成的产 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1981年初, IBM XT上市,此时 IBM已占有 PC商业市场的75% 的份额,可惜的是 IBM当时没有熟悉到各公司想把他们的个人计算机联网 。到1983年时, EtherLink的生意火爆,1984年3Com的股票开始上市 。同年3Com、ICL(国际计算机有限 公司)、 HP将细缆以太网的概念提交给 IEEE,不久 IEEE就以 l0BASE2承认它为官方标 准 。由于节点到节点的距离缩短到200米,所以将该标准称为10BASE2;还有,由于它采用 较便宜的细同轴电缆,因此也称为 Cheapernet 。


StarLAN:思想伟大,但速度欠佳
(1984--1987)

细缆以太网在大多数方面都比常规以太网优异,细缆以太网用廉价的柔软性强的细同 轴电缆取代了昂贵的黄色粗同轴电缆 。另外,大多数细缆以太网的网络接口卡( NIC)都有 内含的收发器,使得它轻易安装和降低费用 。

但是细缆以太网仍有一些主要的缺点,例如同轴电缆因偶然性事故或用户的某种粗心 而断裂(这种事往往时有发生),就会使整个网络瘫痪 。另外,要求在网络两端进行正确的 端接,而且网络重构是一个问题--假如用户进行实体方面的移动,则网络电缆必须相应地 重新布线,这往往是既不方便,而又轻易出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