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泥螺是腹足纲后鳃亚纲的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的潮间带滩涂,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1、选择养殖场地

泥螺的养殖场地以风浪小、潮流畅通、流速缓慢、地势平坦、涂面稳定、涂质为泥质、表层泥油较厚的[非法词被屏蔽]区中、下段滩涂为佳 。以泥为主的泥沙质滩涂,也适宜养殖 。

2、建造养殖田

在养殖场地滩涂四周挖泥筑堤,建成土塘 。堤底宽1.5m左右,顶宽70-80cm,高70-80cm,土塘面积以300-700平方米为宜,以便于养殖管理 。土塘建成后,在塘的内侧四周挖一道宽30-50cm、深20-30cm的环塘沟 。养殖的涂面要进行浅翻,翻土20-30cm,并把翻过的涂块捣碎、耙细、耙平,捉除敌害生物,再用推板推平推光,使涂面平坦,涂泥细腻、光滑,建成泥螺养殖田 。播苗前1-2天,用药物清塘 。清塘后进水1-2次,冲刷掉残留药液,然后蓄水20-30cm,进行播苗养殖 。

3、播苗

用聚乙烯单丝织成的淌袋,在半人工育苗场或自然海区泥螺密集处,轻轻刮取泥螺苗,并用海水洗净,去除杂质后即可播入养殖田养殖 。播苗季节以2月中旬至3 月底为宜 。最好选择阴天或早晚干潮时播苗,不要在雨天播苗 。雨天淡水过多,不利于泥螺生长 。播苗时,将螺苗装在筐里运至养殖场地,顺风撒播,播苗密度视涂质和养殖环境优劣而定,一般每100 平方米播苗600-750g,苗种规格为12000-14000粒/kg 。若涂质好,可适当增加播苗密度 。

4、养殖期管理

每天巡塘,观察泥螺的生长情况以及塘内水色、水位,及时修补堤坝,及时换水,大潮汛的起水头开塘换新水1次 。在风浪等因素引起塘内浮泥淤积过多时,要增加换水次数,并利用换水干塘露滩机会,下塘用手把表层涂泥摸细、摸匀 。换水同时,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节水位,冬季气温低,蓄水要深些(30cm左右),换水时应结合晒涂,促使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繁殖 。小潮水时,通过施氮、磷肥培育底栖硅藻,促进泥螺生长 。

5、收获及加工

在密度适当,饵料生物丰富的情况下,泥螺经过1.5-3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150-200粒/kg的起捕规格,泥螺一般都在春秋季采收,即麦黄泥螺和桂花泥螺 。但品质以麦黄泥螺为好 。

加工以醉、盐为主,首先精选粒大、质软、体表粘液多,不含“泥筋”的鲜活泥螺,洗净,放少量盐卤轻拌,使其缓慢渍死(防其受盐渍刺激肌肉突然收缩),再洗净,加盐25%,半个月后加料酒、糖、香料等即可装瓶、封盖、投放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