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蜈蚣保温是关键( 二 )


防逃 对孕育期的蜈蚣必须不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只要大棚内壁上有一条垂直粗糙的划痕,蜈蚣就可沿此划痕爬到棚外,造成大量逃逸 。尤其是雌蜈蚣在临产期为了寻找合适的产房,会到处乱爬,因此在管理时,一定要经常检查大棚内壁上贴的光滑透明膜是否完好光滑,有无划痕,接口是否严密平整,四角是否出现皱折等 。如塑料膜表面有粘滞性灰尘或污物也应及时清除,以免构成蜈蚣逃逸的“扶梯” 。若发现塑料膜被蜈蚣咬破,应马上用透明胶补好 。
孵化期管理
蜈蚣为卵生,寿命在6~10年 。产卵期温度应保持在20℃~28℃,湿度不宜太大,控制在50%左右即可 。蜈蚣在产卵时最怕惊扰,若受惊扰,它就会停止产卵或将卵粒全部吃掉,这是蜈蚣的保护性反应 。在蜈蚣产卵时,一定要保持环境安静,不要有大噪声,不要去翻窝观看 。蜈蚣在不受外界惊扰的情况下,顺利产卵过程需2~3小时 。蜈蚣产完卵后,会侧转身体用腹足把卵粒托聚成团,悬空抱在怀中进行孵化 。蜈蚣产卵、抱卵孵化时间为40~50天 。在这期间,雌蜈蚣一直不吃不喝,不离开卵或幼体,可以不投食,但必须按时加水,将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温度控制在20℃~36℃之间 。
共育期管理
共育期是指成虫与幼虫在一起混养的时期,此期应维护好大棚内的温湿度 。温度应保持在25℃~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 。如果温度过高,达到38℃以上时,蜈蚣体内的水分就会散失,一切活动都将停止;如果温度升至39℃以上时,其身体会干枯死亡 。在多雨的季节,饲养人员应多注意大棚内的温湿度,及时进行升温排湿,防止低温高湿,防止蜈蚣患上腹胀病 。当大棚内温度低于20℃时,饲养人员应及时点燃供暖炉升温,并不定时洒水增加湿度 。共育期应尽量使幼蜈蚣居于瓦片最底层,以利于吸收水分,快速生长 。
饵料 小蜈蚣的饵料应以多汁、柔软的动物饵料为主,如黄粉虫的小幼虫、精肉等,投喂时精肉应剁成肉泥 。而雌蜈蚣和成雄蜈蚣还是应以饲喂黄粉虫大幼虫为主 。
供水 在共育期,除了放置饮水盘外,还要放置吸水海绵 。每天应不定时在吸水海绵上洒水,使它一直保持蓄水状态,以保证小蜈蚣正常饮水供给 。
疫病防治
绿僵病 高温高湿时发生,发病蜈蚣关节、皮肤出现小黑点,最后绝食死亡 。
防治方法 。剔除病体,用1~300倍硫酸铜溶液喷洒体躯,池内置换上新土 。
肠胃病 阴雨连绵天气易发生,病体头部呈紫色,毒钩全张开,绝食6~7天后死亡 。
防治方法 。用磺胺片0.5克研成细末拌入300克饲料中投喂 。
脱壳病 此病多发于雨季,栖息场所湿度过高,由真菌引起 。初期表现为蜈蚣躁动不安,来回爬动,后期行动滞缓,最终因不食不动而死亡 。发现病体和死亡蜈蚣要及时拣出,然后用阿莫西林0.25克,研成细末,加入1000克饮用水中拌匀供蜈蚣饮用,连喂数日,直至病愈;或用土霉素0.25克、食母生0.5克、钙片1克共研为细末,拌入400克饲料中投喂,连喂10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