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与H.323会议电视系统体制分析

【H.320与H.323会议电视系统体制分析】
;
从视频会议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建立可以依据ITU-T的两大框架建议H.320和H.323来进行,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建设方案 。H.320是ITU-T较早期的视频会议标准,该标准完全建立在一系列视频会议专有的技术和标准之上,而H.323标准建立在通用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从1996年ITU-T批准该标准以来,视频会议的技术和市场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厂家竞相投入H.323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H.323技术和产品构造他们自己的视频会议系统 。
一、视频会议技术体制
1.H.320标准
H.320标准于1990年制订,是视频会议的早期建议之一,主要针对窄带ISDN网 。由于窄带ISDN网是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所以H.320标准主要满足和适应电路交换的特性,因而H.320标准的视频会议被广泛用于VSAT、DDN、ISDN等电路交换网络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面向连接、传输速率和时延稳定、时延小、误码率低,因此视频会议的质量轻易得到保证 。但它的缺点是连接固定,除ISDN网上是可以进行拔号外,其他网络的应用都必须进行点对点的永久连接,带宽利用率较低,开放性很差,设置联接也不方便 。从1993年开始,在我国引进建设的视频会议网,绝大部分都采用H.320标准视频会议,并建立在VSAT、DDN、E1专线、ISDN等网络上,极大地限制了视频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
2.H.323标准
H.323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LAN、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通信,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答应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能够互操作 。对于范围广泛的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来说,H.32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构件 。另外,该标准也答应通过ISDN和POTS与基于PPP的网络直接相连 。
1996年,ITU批准了H.323规范 。该标准范围广,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视频会议 。该标准解决了视频会议中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治理等许多问题 。二、网络结构
1.基于H.320标准的单MCU星型组网和两级MCU组网(主从)
单MCU星型组网是指采用一个MCU设备与多个会议电视终端组成星型网络结构 。当会议电视终端多于一个MCU所提供的端口数时,单个MCU就无法连接所有会议电视终端 。此时要通过级联MCU 的方式来实现网络的扩容来增加网络容量,构成主从结构 。每个从MCU都与主MCU构成固定连接,因此网络的稳定性很差 。从拓扑结构上来看,这种单星型结构会因主MCU的问题导致全网的不稳定 。原则上MCU 的级联可以不受限制,但网络在达到3级时就不能满足会议最小时延、同步的要求,因此在应用中一般只采用单MCU 星型组网和两级MCU组网(主从)两种 。
用户层的接入一般采用E1专线方式或ISDN 2B D 的接入方式连接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专线能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但网络利用率低;ISDN 受线路影响较大,但接入灵活方便 。
H.320会议电视系统对网络带宽要求较严 。例如当一次会议有10个会场参加时,若每个会场都能相互看到,就需要10×11/2=55条通道 。因此,当网络终端达到一定数目时,网间控制和电路调配会出现困难,故此方式不适合较大规模的会议 。2.基于H.323标准的系统优势
H.323会议电视系统的MCU组网与H.320的不同在于,H.323中MCU只是逻辑意义上的网状网结构,它们之间没有固定连接 。在转接会议时呈现树型结构,但此时转接的MCU并不占用端口资源 。按H.323第二版建议,大体上可分为GK组网和MCU组网两种 。

推荐阅读